瀏覽單個文章
pcjh155112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5
文章: 23
Intel 520 系列 SSD研討會

在連續幾天下雨的日子,終於放晴了,這次的活動主角是Intel 的新系列 520 SSD,另外還有MSI筆電以及Antec活動,Intel一般人比較知道的部分是CPU大廠,但其實也有SSD產品。




我個人知道SSD是在ASUS的第一代Eee PC,那時候還是7吋,容量很小又很貴,去年因為泰國水災的關係,傳統硬碟價格飛漲,不少人也就因此換成了SSD,SSD速度快,換過的人都會說:「我回不去了」,裝在筆電很適合,因為SSD不只速度快,可以立刻開機立刻使用,而且還不怕震動,不會有傳統硬碟壞軌的問題。





這是活動的美麗信花園酒店,外觀相當漂亮。








進入酒店後,看到了活動的立牌。









這是ASUS的N45SL,將原先的HDD改為Intel的SSD。









Antec除了機殼和電源供應器外,還有筆電用的風扇。









Antec的清潔液、水冷散熱器和電源供應器。











MSI GT780筆電,硬碟換成Intel 520 SSD 120GB。
















這台則是MSI GT683,採用Intel Core i7 處理器,GTX 560M顯示卡及8GB的記憶體。










餐點時間,有甜點、飲料、牛奶和水果。














在排隊的時候,隨手拍了一下酒店的景觀,真的十分漂亮。











現場擺了筆電,更換的部分只有SSD,用來比較SSD和傳統硬碟的速度。













就如文章一開頭提到的,CPU年年效能都是增加好幾倍,從單核心、雙核心到四核心,但是CPU和顯示卡效能增加了,開機卻還是很久,Windows 7的效能指數永遠只有5.9,因為效能瓶頸在於硬碟,如果用傳統硬碟,就算主機板有支援SATA 3,那也是很浪費,一旦換上SSD,效能提升在開機速度和開啟應用程式上就會有很明顯感受了,後面有Demo影片。






首先介紹的是Intel在SSD家族產品定位有分為900系列、700系列、500系列和300系列,一般消費者根據預算去選擇500系列或是300系列就足夠了。







Intel的SSD從X25-M的250MB連續讀取/100MB連續寫入,到320的270MB連續讀取/220MB連續寫入速度,現在520系列可以有550MB連續讀取速度,SSD讀寫速度有了大幅提升,而且保固還升等到5年保固。







這張表格是520系列在各容量的測試結果,180GB這個容量是SSD中比較少看到的容量,從這表格還可以發現180GB之後讀寫都維持在同一個速度,所以如果預算足夠,180GB是個不錯選擇。






再把Intel 520系列與310系列和510系列作比較,25奈米製程、SATA 6Gbps、550/520讀寫速度、支援AES-256bit加密技術以及提供5年保固,都是勝過其他系列的部分。






買了硬碟,使用者最怕的是資料遺失,這是很現實的,如果沒有備份,資料就是消失,你做了很久的報告或是企劃案就得從頭再來,根據Behardware的資料顯示,OCZ的年退換率最高,而Intel的年退換率則是0.1%,當然將資料多備份到幾個不同地方才是最保險的。






Intel 520系列SSD與WD一萬轉硬碟的讀寫速度採用幾款知名的效能測試程式做比較,最高勝出182%。






Intel 520系列SSD與Crucial M4(C400)做讀寫效能比較,最高勝出80%。






Intel 520系列SSD與OCZ做讀寫效能比較。






Intel 520系列還針對資料保護功能做加強,支援AES-256bit加密技術。







只要購買Intel的SSD都可以到官方網站下載實用工具,一個是SSD Toolbox,另一個則是資料轉移軟體






Toolbox可以優化你的SSD,也可以永久刪除資料。






這是Intel SSD Toolbox的執行畫面,可以看到SSD的詳細資訊。






全面診斷掃描,如果發現SSD可能有點怪怪的,可以進行掃描。










快速啟動掃描,使用可用空間的一小部分來測試SSD的基本功能,掃描過程中需要1.5GB可用空間,執行時間約3分鐘左右。







Intel SSD Toolbox的優化功能,需要1GB以上的可用空間。






執行Intel SSD Toolbox的快速掃描功能中......






Intel SSD Toolbox的Secure Erase可以永久刪除資料。






第二套軟體則是資料的轉移,買了新的SSD,最麻煩的就是資料轉移了,Intel與Acronis合作提供資料轉移的軟體,輕鬆就可以將資料轉移到SSD。






這款軟體叫做Intel Data Migration Software。






將SSD連到電腦,並且選擇來源硬碟。






再選擇目標硬碟(SSD)。






然後軟體會告知你要從哪顆硬碟轉到哪顆硬碟,確認無誤按下確定就會開始執行資料的搬移。






前面的一部份過程會在Windows底下執行,之後電腦會重開機,繼續完成後續轉移的部分。






這是重開機後顯示的資料轉移進度畫面。分為分析、鎖定和檢查等步驟。






這是轉移的步驟4,告訴你從硬碟1到硬碟2,檔案格式為NTFS,容量為74GB。








資料轉移軟體,可以完全地將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等設定保留轉移到新的SSD上,時間大約需要20分鐘






接著是SSD與傳統硬碟的開機速度測試,不過這邊我沒錄影到。








軟體執行速度測試,Intel寫了一支Script,開啟大家常用的程式模擬平常使用情況。






Intel SSD開啟應用程式只要45秒,750GB需要100秒。






讀寫效能當然也不用講,完全大勝傳統硬碟。






不論哪一個項目,都大幅贏過傳統硬碟,最多贏過400%,這麼好的SSD,你還不買嗎?











同台筆電,上圖是WD 750GB傳統硬碟,下圖將硬碟換成Intel SSD  120GB。以開機到桌面為例子,傳統硬碟需要36秒鐘,SSD只需要14秒,節省一半以上時間。











傳統硬碟750GB與Intel SSD 240GB做比較,Intel SSD 520系列讀寫最快可以達554MB/522MB。




























同一時間,資料轉移也已經完成了,所以工作人員將硬碟換上SSD,證明資料轉移完全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網誌:
http://yuyu780906.blogspot.com
舊 2012-03-25, 06:01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jh15511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