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arbocation2013
這是理想的狀態..但太天真。其實政府打從一開始就不該過度開發台北而跟其他
地區拉開差異,這樣就不需要靠鄰避設施來減緩壓力,這正是我說的政府的武器早
已不夠。我不認為現在有誰有任何能力直接拉近差距...台灣現在面臨的就是
投資嚴重不足,因為看不到未來的發展,與產業的方向。一廂情願的開發就會成
為所謂的蚊子館,蚊子園區。這是我們政府最擅長的=.=需要的是可控制的損失,
並且避免繼續通膨(空屋稅)以及通縮(升息去槓桿)。把資金往其他地方引流,
讓各地區除了相互合作,更重要也要各自形成系統,這才是目前台灣做得到的。
你說的方法根本只會像空屋稅一樣,費盡功夫還是無效。
不要把汙染加工業就往,桃竹苗,雲嘉南,高屏丟,台北就政治,金融,服務。
台灣沒這麼大,不然房市泡沫來吹看看,不要到時候破了毀掉台灣的金融
再來怨就好。有啥理由日本會破美國會破,就台灣能撐住。
|
現在談 打從一開始 都已經太慢了. 我們要處理的是基於現在的現實, 取整體較優, 聯集
最大的方向去做, 台灣只剩房價一件事該做啊? 把台北搞臭搞爛, 有沒有整體的損失?
台灣在世界版圖不過一個小點, 沒了台北 外國人還知道幾個台灣都市? 台北很優, 那是
大家該去珍惜, 畢竟它在世界都市中能算是一個咖, 它的好 能吸引國外資源前來, 它的
建設多, 讓人知道台灣是個進步的地方. 每個國家都一定會有相對突出的都會區. 但我
相信沒有一個國家的政策是用你的 可接受損失法 來破壞一個得來不易的成果. 會去
建設也是政府知道會有效益, 現在你嫌對它過度投資, 那可以集思廣益調整, 讓別處
也慢慢變好, 不是直接放棄說政府沒有武器, 就要去把前人辛苦耕耘的成果拿出來搞臭,
把它往下拉成跟其他二線地區齊腰式的平等來滿足一個租稅調整的需求.
這不僅對不起前人的投資耕耘, 也是見樹不見林,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