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實際上在1942年登場的阿虎主要對手是KV-2、T-34、M4
42年的火力主流50mm~76mm
43年的時候演變到76mm~90mm 已經開始超過阿虎裝甲的承受極限。
蘇聯軍此時開始準備T-34/85與Su-100等相關夭壽骨的捕獸夾
到了1944年的時候,阿虎就老了。
因為對手已經可以擊毀阿虎。 今年主流是85mm~122mm
東線作戰已經不是阿虎能硬拚的級別了
更依賴的是阿虎戰鬥指揮官臨機應變
反觀西線,西方盟軍很顯然並沒有從北非戰役得到教訓
直到像樣的次世代主力投入戰場(M26 /90mm) ,戰爭已經要結束了
西方盟軍的裝甲部隊火力、防禦一直都是貧弱的狀態,主要是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地面會戰
沒有碰過大規模裝甲部隊對決,缺乏戰鬥的洗禮。
而蘇軍早已對決多時,多次大規模會戰均曝露出蘇聯火力與裝甲以及設計先天失調
但是蘇聯也是不斷的改進。
到戰爭結束,已經開發出T-44、T-54等次世代戰車
歷史上的阿虎與遊戲中的阿虎主要的差異
去掉裝甲不說
現實
良好的裝甲布局與裝甲製作品質
高精度的88炮,使阿虎決戰千尺之外。
良好的指揮通信
良好的車內布局,車組成員戰鬥效率高。
遊戲
IS自動繼承以上優點
沒有裝填效率問題
沒有通信指揮問題
沒有車內布局不良導致戰鬥效率略低的問題。
在遊戲中,車輛可靠性與動力輸出不存在問題,不會有拋錨狀況。
不會有油料消耗問題,不過被打中油箱會起火啦
在現實,阿虎與IS大約是六四波,情況惡劣大概就五五波
遊戲中。
五五波。就靠車長指揮反應與操駕技術了。
基本上,兩台PK,阿虎還是略勝一籌。(大概再吃一炮就會往生)
因為阿虎的血比IS多一點。
兩台五五波的時候
車長的臨機應變真的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
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