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20幾年前台灣開始做"潛艇",
從小型,近海,低科技開始,每年編個幾十億,
經過20幾年,我想也可以小有成就,雖然不太會是最先進,
但做幾艘像樣的"潛艦"應該也不是問題,更可能因此可以買到國外先進潛艦
結果20幾年後,我們還是寄望於沒有希望的外購
潛艦我認為跟戰鬥機是同等重要的武器,都具有明顯的戰力指標
當初F104的困境讓小蔣下定決心自己幹,才產生出IDF
而荷蘭賣的兩艘潛艦說是及時雨,可是可能也扼殺了台灣自製潛艇的機會
看局勢到今天還在說沒有錢,做不好的人基本上是根本不想要國防的
可怕的是這樣的人遍佈各階層,甚至可能還是決策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