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Raziel
我樓上58層已經回了一部份你的問題, 看著標題空屋155萬戶 對比 一輩子買兩間房子
叫作買了不該買的東西, 叫作全村的糧食, 您這個舉例也太牽強太懸殊了吧??
今天你要罰 洗錢 沒問題, 但是不能把有去 轉帳 的人通通抓起來罰, 這就是我說的
不能隨便就拿個沒鑑別度的標準來一視同仁. 我也反對以囤積資材來哄抬價格, 不過你也
要看看他做的程度是到哪裡, 人家集資幾十棟幾十棟在操作的要罰, 我離鄉背井工作
買了一戶自住, 一戶給小孩這叫"多"/"屯"? 將來老家的父母走了, 繼承房產繳完遺產稅
還要再被空屋稅雖小到就是了? 不要因為自己沒這個問題就認為 反正感覺也不會痛,
就想假公平正義之名, 行圖利自己之實, 這種心態 跟 貪婪的財團沒有兩樣.
沒本事做出鑑別度就不要想行這法 徵這個稅
|
我自己沒房我也不贊成空屋稅...理由我在別篇就提過了
引用:
這方式的缺點就在於沒考慮到租屋的人數也是很龐大,總不能就它們去睡馬路,
而虧本生意沒人做,第一步就會漲房租,不管是住家,店面會全漲,因為要靠她住靠他生財
吃飯。
房租一漲,接下來就拉升通膨,困苦的人更苦。一般收入者會因為租不如買(房價租金
比下降),所以又投入房市並且產生大量借貸,進一步推升房市,走到這一步就是房市最
後的泡沫,到時候就是需求減緩,價格下跌。
一般人民支出了信用與未來的錢,消耗了消費力造成gdp畸形發展,就業下滑,
之後伴隨著不良信貸的出現,房價的下滑,金融機構拿回價值不斷下滑的抵押品,
喪失信心後,危機就像滾雪球而來。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政府的武器不夠,如此被動打房
好壞機率各半...
|
而我前文所提有錢人不是那種一代二代攢個三四間房的,那根本不可能造成今天大台北
房價的暴漲。那樣稱不上有錢,真的用貸款與槓桿創造出來錢才是瘋狂。商人賺取大量
外匯兌換成台幣,並未將所賺的繼續投資本業,而將錢轉進金融,房地產。銀行也輕易給予
貸款提供槓桿,在取得房地產後又拿去抵押再貸款再買....(這才是買走全村的糧)
同時國內開放外資大量進入,跟著一起炒高這些標的。這才是造成這局面的原因
這也是大家針對的目標,所以才會有人提出幾間免稅的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