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eahdizon112233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採姑娘的小蘑菇
草民冤骨雜蕪生,徒留皇民叩皇恩


北埔事件也差不多
日本都在"匪徒" 可能聚集的村落
整個村都屠光光
且受害者親友都還不敢出來認屍 怕被連累

知情者也往往封口禁談 怕被報復
甚至還有人要改名改姓 怕日警追殺

恐怖

北埔事件百年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23/today-o3.htm

■ 楊鏡汀


北埔事件係台灣抗日史上,唯一的客家人與賽夏族合作,也是第一次民間自籌自劃的武裝抗日事件,一百年來,這一幕客家歷史被扭曲、被閑卻。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夜晚,蔡清琳籌組的「復中興聯合隊」,在北埔鄉內大坪隘勇線奪取武器,次日攻向北埔支廳,擊斃日本官警及眷屬五十七人而震驚中外。

嗣後,軍警屠剿客家同胞一百多人,尤其在內大坪,人口不上百戶的寒村,一夕之間增添近百亡魂;自十九歲至七十九歲的男性,幾乎趕盡殺絕屍骨無存,冤死錯殺證據確鑿。內大坪遭受空前絕後的浩劫,造成血雨腥風的人間地獄。「枉死城中哀怨深,望鄉台上哭聲長」是此地最悲慘的寫照,遺孤流離失所令人鼻酸。

日治時期受難家屬不敢尋找遺骸,戰後多方探訪已無蹤跡。新竹市劉阿春先生八歲時父親被殺,曾經陳情行政院長蔣經國,盼予平反立碑而不可得,各級政府均因缺乏史料而愛莫能助,劉氏因之含恨而終。直到二○○○年,仍有後裔向日本政府討公道。一百年來,北埔事件的悲劇仍未終結,血淚控訴持續至今。二○○六年籌組「北埔事件受難家屬協會」,會同當地村長,找到埋骨地點挖掘遺骨,舉行法會超渡亡魂。

一九七九年,筆者調職內豐國小(內大坪學區),方始揭開內大坪大屠殺的神秘面紗,撰寫《內豐浩劫》一書,詳查明治時代的除戶簿,理出死難同胞名單。想不到這份名單在二十幾年後,發揮甚大的作用:二○○二年,嘉義市彭盛湧先生,因其祖父冤枉被害,透過外交部向日本政府討公道,先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提供北埔事件史料,該會無法提供,後由筆者提供上述名單,獲得外交部認定,核轉外務省而得到回應,終於撫平百年冤屈。對於外交部不厭其煩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表示最高敬意。

長久以來,客家人沒有歷史的解釋權,更沒有文化的主導權,由於台灣省通志、新竹縣志編者均非客家籍,不實記載卻無人理會,尤其是新竹縣志,不當評論污衊烈士傷害家屬至深且鉅。

二○○六年,《源》雜誌刊載〈北埔事件百年殤詠誌〉就是最明顯的例證,作者根據縣志理直氣壯不肯更改。家屬協會曾經嚴正抗議,糾紛仍未平息。由此可見,官方志書抄襲日治時期的文獻所衍生的後遺症如此之大。正本清源,新竹縣政府應明令取消縣志的不當記載,並向受難者後裔致歉。

北埔事件有許多恩怨糾葛,至今無法平息,五子碑的五個孩童固然值得同情,內大坪眾多遺孤處境更堪憐。筆者追蹤北埔事件史料三十年,有一則令人深思的故事:當年北埔事件被殺的主角渡邊龜作支廳長之子渡邊三郎,在中日戰場被上級指派殺俘虜:「你的父親被支那惡徒所殺,報仇的機會來了!」可是他拒絕:殺俘虜於法不容,更不願冤冤相報。

紀念百年應該有此胸襟,北埔事件的恩怨情仇,可隨百年歲月消失,歷史真相永遠不可磨滅。

(作者為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理事長)

---------------------------------------

日治時最有名的刑場

"深壢刑場"
先民遭到的酷刑是難以想像的
(挖出十餘具經過焚燒、頭蓋骨釘有鐵釘、臂骨劈痕歷歷的遺骸)

北埔事件百年遺骸出土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30/n1471902.htm
舊 2012-03-13, 11:49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ahdizon11223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