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dsmt
Golden Member
 
Adsm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從來處來
文章: 2,761
引用:
作者oversky
http://bit.ly/AwD8sf
蛋白質有兩種分類,一種是植物性蛋白質,另外一種就是動物性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質,也可以稱為完全蛋白質,因為所有的必需胺基酸動物蛋白質都有
相對的植物性蛋白質,最多只有五種必需胺基酸在裡頭,所以被稱之為「非完全蛋白質」
雞肉平均都有90以上的生物利用率,而植物性的蛋白質大概只有大豆最理想,BV值65左右
無論是必需胺基酸的種類還是生物利用率,植物性蛋白質都比不上。

這篇的論點和你這篇不太一樣。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A3%B6%EE%BB%A1

自公元2000年起,美國農業部(USDA)已允許學校營養午餐以大豆蛋白完全取代動物蛋白。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ADA)2009年素食聲明報告亦指出「分離大豆蛋白與動物蛋白,一樣具有能滿足蛋白質需求的功效。」研究顯示,在熱量及其他基本營養素被滿足的前提下,以大豆分離蛋白或大豆粉當作唯一或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亦可充份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一般坊間可買到各種不同蛋白質濃度的豆漿粉,即是分離大豆蛋白的良好來源。

植物性蛋白質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
穀類(如米、小麥) 搭配豆類的飲食傳統,除了可以同時滿足蛋白質及熱量的需求以外,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及B6,豆類堅果則含較多的維生素B2及鐵、鋅等礦物質,這些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分解代謝需要的營養素,因此相較於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是讓身體可輕鬆分解利用的蛋白質。

PS. 以前篇的所寫的研究結果來看,一頭牛本身就已經先消耗了十倍於自身的植物蛋白質的量,就算你這篇是對的,動物蛋白的效率仍遠不如植物蛋白。
 
舊 2012-02-08, 11:07 PM #1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sm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