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昂蛋白質(狂牛症)一旦進入食物鏈,是會污染整個食物鏈甚至造成其他國家拒絕台灣生產的相關食品進口,後果不是說不吃就行的;而且台灣很多小吃是用骨頭熬湯,這些湯可能用來煮麵或煮貢丸等等,反正潛伏期10年,想求償也沒門,英美等國早就發現狂牛症的「普立昂蛋白」會「跨種感染」,會滲入食物鏈,甚至輸血都是危險群。
1990年英國農業部長John Gummer宣稱牛肉「安全無虞,大眾對此無須擔心。」並且在電視上出現,鼓勵他四歲的女兒Gordelia當眾吃個牛肉漢堡,嘗試平息民眾對於英國牛肉所引起的恐慌。直到2007年,那位農業部長John Gummer,卻被拍攝到滿臉悔恨,因為他要去探視他好朋友的女兒,一位當年也同台吃漢堡肉,和部長女兒Gordelia同齡的金髮少女Elizabeth Smith,Elizabeth Smith已經發病了,她是狂牛症的犧牲者。
根據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吳焜裕教授,在一年前所做的「美國帶骨牛肉風險評估報告」顯示,牛絞肉導致狂牛症的風險最高,因為裡頭可能混雜牛神經,如果每天吃得到,狂牛症機率高出720倍,
此外,98%台灣的國人帶有的人類狂牛症易感受基因的比例,是歐美國家的2倍。
以下是成大教授吳慶年的受害者經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qe2...&feature=co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