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吳澧童
看到酸文一堆,打嘴炮人人都會,問題在於:有本事再來打嘴炮。
新聞中明明提到:他對於電影中的機器人精密動作有一些想法,不曉得何來與人類員工扯上關係?
再者有人提及他是傳統鐵工廠的作法,不如您也先成立一個鐵工廠,再賺到與他一樣多錢時再來酸他。
郭台銘不是沒有缺點,也不是不可爭議的人。但何苦要將討論區變為一堆酸文?何不研究看看:為什麼他在這部電影中看到商機?他為什麼現在要和巴西一同開發機器人?
台灣首富,他看到了什麼?而我們在看完電影後,又看到了什麼?
總統選完後,郭董說了一些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一分鐘都不能停」,就是他對於自己的企業和未來一個很嚴格的要求。民間企業都這麼想,政府難道不該這麼樣?馬英九難道不該對政策執行遲緩、閣員不敢大刀闊斧改革負責嗎?
另一角度來說,有人知道這「鐵鐵擂台」的原創故事劇本一賣就是好幾百萬美金!為什麼?...
|
關於郭的新聞我一直都覺得,有三分之一是趴糞,三分之一是公關形象稿,三分之一商業策略.這篇文章我只看到公關形象稿.為什麼你能寫出[電影感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