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這個,可能有人要砲我鍵盤柯南,但我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只是想到朱海洋事件,其實和本案很像
朱海洋案件和本案件的角色關係很像,從旁人來看,男(兇手)對女(被害者)獻殷勤,但女不理,且兩人認識不算久,最後引發殺機
但朱海洋事件其實還有更深入的原因,他跟被害者關係也沒那麼單純
根據朱的同學說,朱曾對一個好朋友說和該女什麼都發生過,但該女威脅要控告朱性侵,除非朱要付一大筆錢
朱當時還在網誌寫下
「在北京,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的網誌中,他抱怨「信賴的朋友可能早以(已)在心裡為了背叛你而換算出了『價格』,愈來愈多的人為越來越少的利益不惜出賣身邊的人」。
而朱當時正逢玩股票虧大錢,又家世名門,怕鬧出性侵案會讓家裡蒙羞,最後可能不堪壓力而痛下殺手
其在網誌也曾寫下「股票大蝕,最近很煩,都想殺人或自殺」
朱的殺人行為是預謀,他把被害者約出來,並把刀械藏在背包裡赴約
回到本案,我沒有什麼猜測,只是覺得獻殷勤被拒引發殺機有點不可思議,至少動機不夠強烈,不然兇手30歲都沒追過女生?都沒被拒絕過?
如果因為被拒絕就殺人,那他應該早就殺過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