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D3STYPER
唉......................
1. 66火箭彈了不起傷害履帶.
2. 那台是美軍在越南擄獲的俄製T-55, 擄獲時整台無損, 拖來台灣測試火砲穿甲
才有那個洞, 不是被擊穿後拖回來的.
3. 某前輩不要硬撐油桶外掛可以打爛這個梗, 爛了也不會死人, 放心, 美國人都這樣幹了.
|
我是後進,那台戰車還在歐,上面一小各洞,教官叫說別進去看,裡面很可怕
我只是把當年教官教的反登陸戰的法中,針對敵軍戰甲車的攻擊弱點部分做說明
特別是假如日後分發到M41單位的,以76mm炮面對當時的裝甲貫穿力已經不夠了,所以教官有特別提到,當時中國的某些型號的戰車油箱配置在哪邊,如果後方或是側面靠近引擎有扛油桶也可以打
別當車長只會 射手 穿甲彈 這種命令,明知打不穿還卯起來打,
當時還有投影片,一台虎式戰車被T34打穿的旁白說明,那台虎式戰車正面裝甲上起碼中了1-20發,被貫穿是因為兩發以上命中同一地方才打穿
教官當時說這台戰車如果T34車長一開始就只會卯起來打正面,起碼被幹掉幾十台,
但是如果一台T34打掉引擎或是履帶,其他的T34就跟像移動的野狗群打一隻斷腿老虎,慢慢折磨這隻老虎到死
以上是2x年前的教育,可能真的不符合現在的武器了,有熱影像,有風速測速器,有陀螺儀,有星光夜視儀,當年只有射手的手感,靠的是打炮的感覺才知道這門炮喜歡偏左 偏右 還是偏下
風速也是車長自己的感受,無風 微風 .... (他媽的!海邊白天跟晚上壓根兩種風向)
一些歷史記憶,看樣子已經不符合時代了,該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