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xel_K
當年學妹第一年到德國,沒有警覺到冬季的乾燥
練習時低音大提琴"巴拉"裂一條,都快哭了
拿去修記得花了1200~1500歐元左右(包含換琴橋,和底下兩根柱子)
|
真的要哭了
哈哈哈∼前面聽幾個音還覺得不錯,tone、intonation 等等... 一直到中間後半段就感覺破功... 最後一個音...

不過應該非常有可能她完全沒練過這一小段曲子,完全 play by ear...
引用:
作者cesarlin
不是很懂,借問一下,上百年的琴真的有比較好嗎? 應該是古董的價值高而已吧?
難道說這麼久了製琴的技術都沒有進步? 很少聽過有什麼百年前的東西做得比現代好的,花同樣的錢,或是少一點的錢,現代做不出比較好的琴?
|
好琴是需要被 "練" 過的。我就曾經說提琴就像女人一樣,你可以選一個處女自己來練,也可以選一個經驗老道的服侍你。處女新琴聲音比較緊,放不開,對拉琴者來講爽感真的少很多... 會覺得這把處女新琴怎麼這麼不上道... 還要自己花幾年的時間訓練她...
至於為什麼新琴會有這樣的問題... 是因為提琴的木頭是聲音共振出來的,而這個共振是由幾個 "共振音" 造成的。例如說 5 度雙音、3 度、6 度、8 度等等,都個有不同程度的共振音。這需要技巧非常厲害的小提琴家去一直把這個共振音訓練出來,讓提琴的木頭對這些共振有一定的敏感反應,木頭是會學習的,這會漸漸把雙音的共振音發出的聲音打開。等到厲害的小提琴家玩了很多年後,下一個拿到這把琴的人,就會發現雙音好拉許多,tone 的容錯也大了一點,而因為即便是單獨的音,在小提琴中也是有一些餘音,所以你在拉下一個音也還有上一個餘音,同等是一種雙音。所以就會瞬間覺得自己技術未必太好可是很好聽...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師表演的琴價值都比其他高的原因,這未必是因為 "大師" 的東西,而是這個女人... 講錯,是提琴... 被世界數一數二的訓練過呀!!!
至於訓練過的現代琴聲音真的未必輸給古董好琴... 我知道有人把借他的 Stradivarius 拿來放琴弦而已,而手上拿著表演的是一把現代美國琴。至於為什麼還會拿著 Strad,是因為非常多世俗的人都會覺得只有表演者厲害才會用古董好琴,尤其是能用到 Strad/del Gesu 這種 S 級的貨色...
引用:
作者marks
這感覺就像畫畫一樣
通常也是要等畫家死了之後才會有那個價值
|
Stradivari 在他還活著時就已經出名到不像話了,也非常有錢... 皇室常有事沒事就跟他訂幾十把。當年他一把提琴價格也已經接近他老師的名琴 Amati 或像是 Steiner... 不過這也應該歸功到他的手藝真的是精巧,所以皇室很愛。也讓他有機會嘗試各種不同的造型,從剛開始老師的 Amati 造型,到 1690~1700 之間的長型等等,都讓他試過一堆。後來推出的 PG 模組才是真正的流傳到現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個在 Stradivari 56 歲才弄出的東西,讓整個 1700∼1725 的琴變成他的黃金時期的提琴,這個是現代的製琴師都在仿造的東西!所有價值非常高的 Stradivarius 都是在這個時期間做的。至於 1725 到 1737 左右做的琴,可以明顯看出這傢伙老了(廢話!1725 年時這傢伙 81 歲了你要他刻木頭刻多漂亮?)。當時這傢伙的琴做出來換算現在幣值也有將近 $3000 美金,跟現在的中國製非常好的小提琴差不多價位,這傢伙也絕對沒虧到。當時非皇室的人可以賺到這麼多錢已經是稀少到一個不行了。當然,真正的價值,是在這傢伙死後 60 年才整個漲起來。當時 Viotti 拿著他的情婦俄羅斯凱薩琳女王送的 1709 琴表演,技驚所有人後才開始大家狂追求,瞬間漲到換算現在幣值一萬美金左右。之後工業革命讓很多非皇室的人富有也都開始相爭搶琴又把價錢推高。美國興起時 20 世紀初已經到達了當時的美金 2 萬,也就是現在幣值差不多算 50 萬美金。而亞洲四小龍和日本的經濟起飛,整個有錢人又再一直相爭那 700 把左右的 Stradivarius,再度把琴價格推到當時 50 萬美金,換算現在差不多 300 萬美金。接著中國經濟起飛,一直到現在 Stradivari 價格都應該會在 500~1000 萬美金之譜... 至於他的手藝精巧... 下面有一張圖可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