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llenroy0414
這不錯啊! 同理來說 機車黨是在批判政府目前的政策有漏洞 希望政府聽取他們的建議
改革改善 所以才是大家質疑機車黨的地方 當面對別人的批判與建議時 他們能夠聽取別人的建議嗎 ?
|
我的這句話有另外一番的意思 .....
社會運動的背景來自於社會環境 . 其展開價值於社會的需要 .
必然也必需面對社會群眾的批判
批判聲浪正是社會運動的
基石 (局勢概念) <= 許多人並不瞭解這一點
以為鄙棄批判聲浪是社會運動的
絆腳石 . 除之而後快 (批判言論來自於自由意識 . 是除不完的 ... 應該是去索求支持)
更糟的 ... 認為社運範圍只在自組織之內 . 組織外並不是社運的領域 (
社運的真正領域在組織外)
不曉得社會運動在幹的 . 並非
相對過程 . 而是
融合過程
意既 ~ 社會運動事實上是大型或街頭的語言
討論格式 . 旨在謀取共識 (所以叫
訴求 <= 語言範圍)
若社運團體關起門來故步自封 ....
語言討論的素養與精神 . 將不存在 .... 也不會有討論價值 (社運價值) . 只有創造
意識對立
那只有傷害 或 鷸蚌相爭 . 誰得利 ??
另一個流行概念的人文觀點 ....
檢驗
任何人為物置於社會中 . 必然遭逢社會各方的檢驗
以對社運團體的批判言論來說 . 批判聲浪包含了對該團體的
檢驗機制
這檢驗是各方面的 . 如對機車黨的理念 . 政治手段 . 誠信 . 組織 . 經費 . 態度 ..... 完全被放大檢視所以詳細
這是好事 <= 對於群眾來說 ..... 檢驗保護了群眾權益
沒有檢驗相衡的組織放任它壯大 = 社會大怪獸 <= 誰敢要 ??
社會中對社運團體的檢驗另有
篩選的意義
檢驗之下 . 便能篩選出最合適與有能力的社運團體 . 那是全民之福
檢驗不過 . 表示該團體不適於這個社會 或 沒能力改變 .... 它會自然消失於社會中
遺憾 ..... 我們只有一顆爛蘋果 . 我會等下一顆好蘋果
社運是寧缺勿濫 . 而非寧濫勿缺 .... 沒得挑 . 可以等 . 不必非啃那顆爛蘋果不可
我的意見 . 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