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記憶體獲得更多效能,只能往更高工作時脈與更低一點延遲嘗試。
因為Sandy Bridge處理器的外頻可超幅度不高,記憶體工作時脈可玩性受限,換成X58或更早P55平台,甚至是AMD平台,記憶體工作時脈的調整彈性較高。
一路玩下來這組記憶體,在i7 2600K搭 Z68AP-D3平台上,不論是放寬CL值或增加工作電壓到1.7 V,再上一級的DDR3-2133工作時脈就是吃不到。那只能試試X.M.P的DDR3-1866有沒有更低一點延遲,獲得記憶體更多一點整體效能。
同樣到BIOS畫面選擇Profile2,使得這組記憶體模組實際的工作時脈是X.M.P的DDR3-1866,記憶體模組電壓增加為1.65 V,連vtt電壓設定也增加為1.65 V。
接著在Z68AP-D3主機板提供的記憶體各項時序設定逐一調整。每次調整設定後,還要LinX 0.6.4來判定高時脈低時序下的穩定性。
經過失敗好多次,總算試出這組記憶體模組在X.M.P的DDR3-1866工作時脈下還是有更低時序,由原來11-11-11-32 2T來到9-10-9-32 1T。
搞定記憶體時序後,著手逐一降低記憶體模組電壓,沒有更動vtt電壓。一路由1.65 V調至1.6 V,HWiNFO64軟體檢測記憶體電壓為1.596 V,可以通過LinX 0.6.4穩定測試。
ADIA64 V2.00.1709 beta
記憶體讀取 - 20908MB/s
記憶體寫入 - 19766 MB/s
記憶體複製 - 22796 MB/s
記憶體潛伏 - 41.3 ns
Sandra 2012 (18.10)
總體記憶體性能 - 24.89 GB/s
MaxxMEM² - PreView
Memory Copy - 22377 MB/s
Memory Read - 22281 MB/s
Memory Write - 19158 MB/s
Reached memory score - 20.72 GB/sec
Memory Latency - 49.3 ns
再次降低記憶體模組電壓,由1.6 V調至1.5 V,HWiNFO64軟體檢測記憶體電壓為1.524 V。
可惜是無法通過LinX 0.6.4穩定測試,在測試最後出現錯誤。
小小心得:
一路玩下來的感覺,這組記憶體時序設定值很鬆,或許是為了相容性。對於追求更快記憶體工作時脈的人,這組記憶體極限應該就是落在加電壓上DDR3-1866,再上更快速度的空間有限。
人家說記憶體體質比較好,才能低電壓穩定運作,有錯請更正。那這組也能算是低電壓記憶體,DDR3-1600可以在1.36 V運作,跟其他人分享過的低電壓記憶體很接近,看測試知道電壓低一點也不影響記憶體效能。
這組記憶體在DDR3-1866,時序為9-10-9-32 1T,各項分數優於其他設定,不過是犧牲低電壓換來,記憶體低電壓只能設由1.65 V調至1.6 V。
一不小心跑了一堆記憶體分數,我承認這麼多記憶體不是拿來跑分數,主要還是因應VMware、Ramdisk之用。暫時到這裡告一段落,繼續去規劃分配哪幾套軟體如何享用16GB記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