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引用:
作者LALALOVE
你一些時間點搞錯了喔

飛碟唱片成立於1983年,蔡琴的「最後一夜」(收錄於《此情可待》專輯中)則於1984年發行,所以蔡琴是飛碟早期的功臣之一,但不能說是她造就了飛碟的崛起

蘇芮的出道是在「最後一夜」之前,她的首張專輯《一樣的月光》才是真正為飛碟打下基礎的大作。其實,換個角度來說,飛碟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基於經營者的理念,而不是某位歌手的作品

至於羅大佑,更是早在1982年就出道,他的「鹿港小鎮」(收錄於《之乎者也》)在當時震撼了整個國語歌壇

年份 我不記得 次序我還明白 滾石班底原本跟飛碟同一些人 ..主要是電影搭錯車 的成功 酒干禁唱 只好改打難聽的 月光 (李壽全?) 而羅大佑還沒出山 只是當幕後作曲者...同批人分家 後 另成立飛碟..搭錯車培養出不少人
主要音樂資金 動用到了新藝城才可搞那樣大。 皆是搭錯車導演的功勞...飛碟主要是靠 刮刮烏拉拉 孫越跟陶大衛那張暢銷 真賺到 另外最後一夜錄在先 於 白景瑞的金大班電影。 然後去摩秤菜琴專輯... (那年頭唱歌作曲者跟誰走 版權就是誰的 同時根本沒有版權法存在 全島一起山寨 ) 因為幕後人跟我小時候成長的 過程是他親口跟我說的...說真的 很慚愧 歌我到現在都沒聽過 那時 大佑偶而唱唱電影的 九條好漢 才開始打個人名號。 時間太遙遠了...偏偏我不在唱片界 都是朋友拿母帶來打歌 當時連歌名都不知道........總之這些都是台灣流行音樂 學生化的開端。
舊 2011-12-16, 03:04 AM #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