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ster Member
|
引用:
|
作者dodomo
見樹不見林...
忘了正式名詞,但光看這些圖表,就如同收看電視購物一樣
接受的只不過是選擇性、限制性 (有目的性) 的資訊
首先,大家的記憶似乎不是很好
隨便 Google 一下當年的新聞,報紙的標題
不是「2009 慘兮兮 GDP 史上最糟」,就是
「2009 台灣 GDP -5.7 % 亞洲最爛!台灣經濟衰退 60 年來最慘」
試問取這段時間的數據,有何意義及其參考性?
消費券又是何時發放的? 2009 年 1 月 18 日
有人還記得,當年連新光都被迫要賣地求生嗎?
台灣和對岸的景氣,早在 2007 年年底就開始轉向
而歐美一直是到 2008 年九月初,才爆發雷曼事件
基期不同、因素不同、內容不同,一同比較適當嗎?
若有人以為,這些數據能顯示政府能力
更凸顯這些人,連一點行政概念都沒有
2008 年 5 月才上台的政府,以 2007 – 2009 年的數字來評論?
2009 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
蠻不錯的剖析,
雖然絕大部分中產階級正在消失中.................
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