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嗯~ 其實這些問題, 設備供應商N年前就在準備了, 永遠領先客戶, 才能教育客戶換設備.

剛剛提到很多基本款路由設備的路由表都已支援到百萬筆, 所以幾萬筆的路由算是lab級的小菜,

在CCIE的考場裡, 測試官常一次就灌幾千筆route進來攪局考驗除錯,其實設備是跑得動的.

雖然已服役多年的設備可能會需要升級, 但是這幾年賣的設備, 一些學術與研究單位已

試營運ipv6. 以全面施行來說, 是有不少設備要更換, 不過已可無痛升級的也在所多有.


整個internet並不是各家ISP full mesh的互連, 其實全球有數十個大的交換中心(IX),

可以當成 ISP中的ISP 來看待, 可以減輕各業者路由的負擔, 維持路由表容量的合理性,

廠商自己也知道, 要做出可被信賴的設備, 這些有錢有技術的電信業者才會買單.

現在很多設備都有GB級的記憶體, 在電信端更有機箱型設備,單片卡版就自有8GB RAM,

整機起來是很具規模的容量. 最後, 路由的運算是收斂後即寫入路由表, 成為靜態資料,

所以不是隨時都在做routing protocol的運算, 做運算也是在自己侷限的scope(area),

不會一筆route的異動就牽動很大範圍, routing protocol 本身也有一些timer計算

等多種機制去確認路由的收斂與穩定, 比較先進的設備都已把control plane跟data

plane分離, 路由表收斂後直接寫進IO module供local lookup, 每張卡版上自有ASIC

或Network processor 具有更強更獨立的運作力, 不需要每筆都上來問 route engine cpu,

所以頻繁重算路由的問題可以透過合理的網路設計而避免, 這些都已經是很成熟的

技術, 其實是不用擔心IPv6上線的問題, 只要需求起來(ex 物聯網), 自是水到渠成.
舊 2011-12-12, 12:21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