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德國線的砲車算是不溫不火的中間型
打起來不會太血尿也不會太爽.....
其他國家的砲車主線不是打到很無力就是對戰局毫無影響...
德國一路走來都始終堅持150mm榴炮的策略
德軍砲兵部隊常常被各部隊借來借去,保持戰術運用的彈性。
美國則是學法國玩.......
其實整個美軍現代化的建立跟法國有很大的關係
聽說俄國砲兵好像也是學法國.....???
印象中我有看過一篇文章是說美軍的現代化師法法國陸軍
從步兵師到砲兵部隊的建立是一次大戰的關係。
從一戰後才具備大規模正面作戰的能力。
只是美軍後來改各自的部隊有各自的砲兵單位...
然後火力發揚成為美軍師從法軍的一種極致暴力美學
到二次大戰後,空中支援火力的進步讓美軍有了壞習慣:
無砲兵,何不用空中支援乎?
只是很難想像美軍在M41之前的自走砲就跟她家的戰車一樣的廢..........(現實則是M7之前)
M7算是一個很有系統的密支支援的自走砲,但是105H對遊戲的反戰車支援戰鬥實在是很無力...裝彈快速但是瞄準實在是慢到...........
155mm才是正道啊.........
不過155mm榴彈...搬過的人都說幹
還好我只搬過42迫砲砲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