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isky
為了遊戲,還是留著頻頻高的,這顆在效能上倒是比550開4核用的快樂 ^^只是之前是很不容易才接近40,現在是好幾次就上48 ><可是多出300-400用起來除了效能滿意^^像用軟解也也很快樂 ^^
之前K8 939及754 3400+2 顆最初有用CnQ,但後來不知為何用後來灌的CnQ就不能用了,因之前設定和之後設定都一樣,確不能用,我就改用rmclock225 ,記得我設的最低且試不當好像也是0.8(不知有沒記錯),我的CPU用了超過5年了,目前754 3400+還在用,只是目前只要開那程式就當,所以目前因沒CnQ可用,所以都一直用全速 -_- 風扇是用SpeedFan調到40%就比較沒聲音!另外你上面說的官方資料970最低0.825不知你是用什麼設的?
|
覺得AMD現在自知弱勢,對價格也認份多了,看幾位站友長期嘗試開核的努力成功率似乎不到一半,直接四核又大快取的選下去,頂多再搞缸一點,挑低瓦型號和TurboCore來爽一爽就行啦∼∼
而且您說到軟解,用970跑跑4K影片吧,這可讓雙核三核喘到囉:
http://forum.pcdvd.com.tw/showpost....35&postcount=93
http://forum.pcdvd.com.tw/showpost....26&postcount=96
您那個40和48的數字是指970的表面溫度嗎?
原來是K8時用了RM類第三方軟體啊,那其實就是軟體來幫您降壓啦,第三方軟體難免改版,相容性會變化,當然也會有陳年bug.
我一貫的設定法就是不靠任何第三方軟體進主機板BIOS自降壓啊,您的140w主機板應該是有降壓功能的吧?是哪一張呢?
降壓幅度一直是用數學運算驗證來慢慢摸界限: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031&postcount=7
就是因為這方法比較費工,所以建議您先搜搜網友對970的校調,先從那些原廠散熱器的氣冷成功案例的七∼八成降壓幅度開始試.
我有順便搜到時再把連結貼在這串給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