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引用:
作者拈花微笑
【電影報導11/15】若《那些年》交給港人來拍,不會締造現在的奇蹟。
上週有報導說,馬偉豪因為片酬相差五萬元所以談不攏,錯過了執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機會!其實較早之前,也有報導說,王海峰的星皓公司,既找過九把刀當導演拍了三分一部《愛到底》,後來,九把刀提議他們投資《那些年》,結果也因為信心不足而放棄,名符其實的「走寶」。大家或許疑問,如果真的由偉豪執導,又或者由王海峰投資,《那些年》會否同樣締造現時的奇蹟?
顯而易見,有經驗的電影人都會判斷,不可能!
電影生意就是那麼奇妙的一回事,不同的因素,會綜合成不同的結果。我和馬偉豪十分熱稔,也欣賞他的才華,當年,我監製他執導的《百分百感覺》系列,就一舉擊中當時年輕人的時髦心態,取得成功,也造就了馬偉豪成為最具商業眼光的導演。今天回頭看當時的制勝之道,就是取得觀眾共鳴,用行話,就是作品「...
|
見地精湛,喊聲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