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聲不斷 消費者得付一半責任
: 房俞均 |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8:33
【台灣醒報記者房俞均台北報導】「漲價,合理嗎?」前中國時報採訪中心副主任呂紹煒今天投書表示,漲價的事應回歸市場機制,不要寄望政府出面「導正價格」。公平會發言人孫立群也表示,市場機制仍健全,有聯合漲價嫌疑時,公平會才會介入調查。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則呼籲,消費者不要任由廠商擺布,才是正途。
呂紹煒今天在中國時報投書指出,台灣是非常標準的市場經濟制,商品價格訂多少,要漲、要跌,多由賣方出價,消費者埋單,價格就成立。沒有所謂「合理的價格」,也不存在著「合理利潤」這事。
他說,許多時候,消費者團體會質疑廠商,說原料未漲、甚至跌價,為何廠商還是漲價、或是不降價?質疑是沒問題,把廠商罵一罵也無妨,不過,講的道理卻不是「市場的道理」。他強調,難道消費者就如此可憐、無助的任憑廠商宰割嗎?如果廠商漲價、賣爛東西,消費者通通買單,當然就別寄望廠商有善意回應。
對此,公平會發言人孫立群認為,台灣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機制。是否有涉及「聯合漲價」的嫌疑,還是得依照個案來判定,例如,廠商在相近時間內紛紛漲價,就有聯合漲價的疑慮,公平會一定會深入調查。
孫立群說:「目前行政院有設立穩定物價小組,協助國家基本物價的重要決策,例如,關稅、央行調節等。但基本上,公平會不會干預,除非是獨佔事業或重要民生資源。」
蘇錦霞也呼籲:「消費者一定要團結起來,才能夠改善對消費者不利的局面,不應該讓廠商予取予求。」她也說,畢竟消基會沒有公權力,只能從旁勸導消費者不要被廠商牽著鼻子走。
呂紹煒認為,消費者也可以很有力量,向廠商抗議、拒買,最好讓廠商感受到要去「喝西北風」的危機,自然會有善意的回應。
http://tw.news.yahoo.com/%E6%BC%B2-...-123300844.html
大家要一起硬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