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lair
Elite Member
 
blai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引用:
作者jphuang
請教,請教:HitBox的疑問?

低階戰場,大部分是LT與MT,就像蜜蜂般的到處飛到處跑,所以,
大部分的時間皆只要打到敵人,提高擊中率,
並不會去思考彈著點的問題(該打哪個部位才是正確有效率)。

慢慢進入中高階的戰場時,就有能不能打穿或跳彈需思考,也常聽到'critical hit',
但敵人HP沒有減少,只壞裝備或人員損傷。也會碰到何時該用AP或HE的困擾?

AP彈有速度距離的問題,距離愈遠速度就愈小,穿甲能力就愈低,
再考慮上車子裝甲的角度與加上車子的角度,就會有跳彈情況,
這些是可以理解的情況。想問若是AP能擊穿裝甲的話,對敵車的HP損傷是怎麼計算?
是個定值?還是個變數?另外,忘了是在哪看到的說法:HE是不受距離影響,
這說法是否正確?HE對HP損傷值又是如何計算?

例如:M4+105 Gun打KV,105 Gun HE的HP損傷與穿甲分別是410 HP/53 m.m.,
KV的車身裝甲值是(75/75/65 m.m....

你在車輛規格裡看到的裝甲數值只是一個代表值,
事實上從CB時每台車有8塊裝甲設定,
到正式收費後德軍增加裙甲之類,有些車輛的裝甲設定已經超過8塊以上,
所謂的"弱點",一個是指擊穿後會傷及人員/模組的區域,
另一個是指裝甲特別薄的地方,
而這些通常是不會被列在車輛規格裡的
現在會去研究hitbox,一個原因是因為,
CB時代,大部分車輛的hitbox都跟外觀符合,比如說人員艙蓋(每台車必然的弱點)。
但是後來官方以調整hitbox的方式做為平衡的手法,部分車輛已經不是"所見即所得"了
最佳代表範例應該是IS-4的駕駛艙蓋,這個艙蓋很大一個在IS-4車身正中央,
但是這個弱點卻是隨著版本忽大忽小,前一個版本的IS-4駕駛艙蓋最慘,
穿甲破200的砲可以穿很爽
但是以前的版本以及現在的版本,
IS-4駕駛艙蓋能擊穿的點卻變得小到不行,小到幾乎很難打中的程度
這就是hitbox的影響,
也就是說,雖然IS-4的駕駛艙蓋你看起來很大,但是"實際上"的大小是由hitbox來決定

然後是履帶系統,履帶系統在正式收費後就更新成新的履帶系統,
這可能很多人因為新系統的關係乾脆放棄不打履帶就沒研究了(可能也跟之前俄國坦克車長較多有關),
現在的履帶系統,前後1/3為脆弱區域,最脆弱的是前後的動力輪和導引輪,
中間段HP為前後1/3的兩倍,所以打履帶中間不是不能斷,而是中段履帶非常非常的硬
所以要斷腳,最佳的點是前後動力輪/導引輪,
只要等級沒差太多大約都可以一砲斷,問題只在於打不打得到,
履帶中段的話,那個太壯,請不要硬打履帶中段,效率太差

準星的顏色代表的是穿甲/裝甲厚度的關係,綠色代表一定穿
但是為什麼沒穿呢?因為這個準星顏色沒有考慮到"實效裝甲"
一個100mm的裝甲板經過傾斜後,實效裝甲會超過100,
與水平成30度夾角時100mm的裝甲其實效裝甲更可以到達200mm,
這就是傾斜裝甲的目的...用較薄的裝甲達成更厚的"實效裝甲"
所以準星綠色卻沒穿,這現象最容易發生在IS系列/E系列上,
因為他們都具備角度相當大的傾斜裝甲
射擊的時候請自行憑經驗判斷

還有一點就是,官方常會針對傾斜裝甲的hitbox動手,這其實蠻討厭的...所見非所得...
也就是實際上的傾斜角度可能會改掉,但你從外觀上看不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舊 2011-11-24, 04:37 PM #47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ir現在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