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ainwen
在下是以DOS/Win3.1(16bit)升級到Win95/98(32bit)這部份來比較,
從Win95上市後,五年內就有相當豐富的32bit應用軟體及硬體Driver,
至少就個人用戶來說是如此。
但Vista 64bit上市至今也同樣過了五年,似乎32bit產品還是佔大宗,
不知是何緣故?是架構不同嗎?還是在DOS/Win3.1下開發程式比Win95/98要難,
而現在是反過來?
|
我之前的需求說是業界標準講法. 至於DOS/Win3.1->win95我並沒有看過討論,
我的意見是, 應該軟體的增多跟位元增加沒有關係.
DOS/Win3.1->Win95的最大改變是GUI. 16位元->32位元一般人感受到的是
電腦速度變快, 但是並不是絕對,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 沒有人要買32位元電腦,
因為....貴! 速度又沒有差太多.
可是win95是第一套end-user可以一開機就進入圖形介面. 應用程式在上面的舞台
就突然變大, 再也不需要自己在DOS底下處理複雜的圖形介面. 加上微軟放出很多
的發展套件kit, 程式設計師可以很容易設計出圖形介面軟體. 所以軟體就很快變多.
加上NT跟Win95使用相同的介面, 程式很容易port, 商業界也開始由OS/2轉到NT.
所以我的想法是, 軟體的增多來自沒有GUI->有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