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sic Member
|
這一篇文章都討論到7頁了,怎麼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交通部運研所的報告,非常的不專業,要說服我說寫這篇報告的人,有念過碩士,我真的很難相信,這應該是工讀生小朋友把文件剪貼一下轉成pdf就交差了,我舉幾個例子
(1) 引用別人的文獻而沒有出處與年份等資訊,這是第一大忌。此外,研究與分析的方法也沒有提到,好比說為什麼要用傷亡強度這個”量“來作分析而不是其他的”量“,這個分析方式相對於其他的有什麼好處,不管是專題報告還是書面報告,沒有這個部份一定是會被釘在臺上的。
(2) 一開始引用前人的文獻提到車速與死亡率的關係,但自己的表二,如果我們比較在快車道與慢車道都發生傷亡事故時,死亡的比例都約在1%甚至連一般車道發生傷亡事故,其比例也約略相當。這樣能表示車速越快,死亡的機率越高?如果不能支持別人的論證,引用前人的文獻是引用心酸的嗎?還是說我們也可以解釋為,現今的車道規劃,對機車用路人來說,慢車道與快車道的車速相當。
(3) 交叉路口的死亡率最高,其次又以左轉所佔的比率最大,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是駕駛人在左轉時:
(a) 在最內側車道左轉被後方直行的車追撞
(b) 轉彎的過程被對向的車撞擊
(c) 跨越一個以上的車道左轉而被同向的後方車輛撞擊
這些用我不專業的人來看,難道不是應該分析的重點? 如果說手上的資料沒有這些細目的統計,那也無妨,文中說清楚即可。解決之道難道不可以是禁止機車左轉即可?我推測如果運研所也用同樣的方式統計汽車事故的資料,說不定也該得出汽車該禁行於快車道的荒謬結論。
我的看法:既然自稱為研究所,提出的報告自然不能馬虎,各項佐證與數據,都應該清清楚楚,分析與討論也方式也該嚴謹,這樣才能讓人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