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台灣光復節
瀏覽單個文章
sl005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1
文章: 1
引用:
作者LittleJohn
日本、越南、韓國對於中秋、春節等源自中國的節慶跟原始的中國節慶定義緣由都不同,能混在一起講,您也算是了不起的


在西方人的眼裡這種都是歸類在所謂的文化圈 (這是跨國界) 我們所處的是東亞文化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C%96%E5%9C%88
過同樣的節慶這不是國家認同 更不是現在所謂的民族認同
(現在民族認同是所謂的國家民族 比如所謂的中華民族 就是當初漢人為了繼承清朝法理而喊出來的認同口號)
難不成英國 法國 美國都是過聖誕節 過感恩節
英國人說你們跟我們過同樣的節慶 所以美法都是英國人
美國人說你們跟我們過同樣的節慶 所以英法都是美國人

中國對台灣來講一直都有併吞台灣的野心 中國是台灣的敵人

還有哪裡不一樣 跟你講都是一樣 是你們自己了解不深 不是我了不起
過節慶最主要是看日子吧 那就是以日子為主(再次就是文化飲食關聯)

元旦 - 元旦/正月/元日。農曆1月1日→1月1日。
端午 - 端午の節句(端午節)/子供の日(兒童節)。農曆5月5日→5月5日。
中秋 - 月見。農曆8月15日
重陽 - 菊の節句(菊花節)。農曆9月9日→9月9日。

以上列出日本部份的節慶 還有其他盂蘭盆節=中元節等相同節日就不再細列(朝鮮越南都有)
全世界大約可以分出四種曆法 西曆 回曆 佛曆 農曆 東亞文化圈用的是農曆
不管其他地區的定義敘述如何 那是從人嘴巴出來 因地制宜
其實主要三個節慶最原始的含意是
春節---一年之始---祭拜天地(帝)
端午---陽氣最旺之日---祭拜河神
中秋---月圓團圓之時---祭拜月神
記得以前古人拜堂要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相拜 這是把節慶觀念融入民俗婚嫁裡
不要總是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18/19世紀思維和洗腦文字來定義自己 世界已經不一樣
我們要建立自己的話權思維 而不是一切都趨附於中國洗腦思維
其他不再細述 再扯下去可以寫一本書 沒人給稿費
舊 2011-10-27, 05:31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l00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