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滿清末年,清朝政府因甲午戰爭失敗為求自保,將臺灣割讓給日本,開始長達五十年的日據時代,在此期間,臺灣人民過著殖民地的生活。日本據臺的前一、二十年間,臺灣人民前撲後繼的浴血抗日,以棍棒、刀槍對抗日本近代化的軍事武力,犧牲數萬人。
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初美軍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十四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受降典禮,對日抗戰終告結束。政府為紀念臺灣重獲自由,明定每年國曆十月二十五日為臺灣光復節。
當臺灣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後,欣喜若狂,紛紛爭相走告,使整個臺灣籠罩一片喜慶。
光復後的臺灣,經濟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準與光復前差距很大,足以證明脫離日本統治,是臺灣人民的一大福音。
緬懷過去,珍惜現在,每年十月二十五日,民間皆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家家戶戶高掛國旗,以慶祝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
以前十月很多假的,現在都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