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HD Graphics HD3000效能測試
GPU在BIOS預設值30,換算後也就是1500MHz
3DMark Vantage => P2500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920 X 1080 => 30.58 FPS
Intel在Sandy Bridge內建兩種HD2000/HD3000 GPU,在效能上比起上一代進步很多
詳細的測試數據,在小弟windwithme之前幾篇相關文章中都有分享過
HD3000比起Intel上一代平台的內建GPU差不多有6~7倍左右的3D效能,在實用度方面相信會更加廣泛
以下開始是有關2700K超頻方面的分享
BIOSTAR在BIOS項目已經導入新式UEFI圖形界面
O.N.E調效頁面
將2700K在Turbo Mode模式皆改為50,如此一來便會運作100 X 50 => 5GHz的時脈
Internal PLL Voltage Override為Intel特殊超頻選項,有效加強CPU大幅度超頻後的穩定度
超頻時建議先將C1E關掉,比較好控制CPU的時脈與電壓
DRAM時脈與參數設定,數值越小效能會越高
以下是使用DDR3 1866 CL8 10-9-27 1T,其他細部選項的設定值也調到較優化
使用者可以依手上DDR3的體質,來做時脈或是參數的微調,增加DRAM效能
CPU電壓也是超頻調整重點之一
可依CPU體質與該平台的散熱系統做調整,CPU VCoce LoadLine為Enabled
DRAM電壓是超頻需要調整的另一個選項
基本上Sandy Brige平台的超頻比以往簡單許多,掌握CPU倍頻、DDR3參數與這兩者的電壓調整就可以了
PC Health Status
還是會覺得此處CPU測溫結果比較偏高不少,實際感受散熱器的風溫或是OS下測溫軟體的溫度都低很多
以上是個人在2700K OC 5GHz穩定的設定值,依每個人硬體週邊的不同或是體質差異,超頻時可能需再做調整
不過大方向至少是這樣沒錯,提供給有需要超頻的使用者做為BIOS設定參考
超頻效能
CPU 100 X 50 => 4998.9MHz 全速1.416V
DDR3 1866.4 CL8 10-9-27 1T 1.600V
Hyper PI 32M X 4 => 11m 52.875s
CPUMARK 99 => 771
Nuclearus Multi Core => 32119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8.95/18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