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arus Multi Core => 23908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7.86/13374
CrystalMark 2004R3 => 264699
CINEBENCH R11.5
CPU => 6.93 pts
CPU(Single Core) => 1.57 pts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7.6
PCMark Vantage => 19386
2700K在Turbo Boost 2.0模式的倍頻為39、38、37、36,基本時脈為3.50GHz
以上規格都比2600K高上100MHz,在測試中這部份的效能也有呈現出來,只是提升的差異並不多
實際上2600K與2700K都屬於Sandy Bridge架構中最高階CPU,即使不超頻所得到的數據也相當地高
對於一般使用環境,使用2700K預設的高效能已經可以應付絕大部份的軟體需求
DRAM頻寬測試
DDR3 1599.8 CL7 8-7-22 1T
ADIA64 Memory Read - 19618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1335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1168 MB/s
DDR3頻寬也比自家平台或是對手的平台高上許多,這方面是LGA 1155進步後的優勢
只需要DDR3 1600就可以達到近20000 MB/s的高傳輸效能,電壓也能比以往平台更低
溫度表現(室溫約26度)
系統待機時 - 23~33
CPU全速時 - 40~46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開啟C1E節能功能,在待機時的溫度表現很好
搭配CORSAIR最新Hydro Series H80,充份發揮水冷架構的高散熱性,在全速時也只有46度左右
2700K只要搭配優秀的空冷或是水冷配備,預設值的狀態仍然可以壓到很低的溫度
耗電量測試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軟體時 - 45W
CPU全速時 - 103W
耗電量方面因為導入32nm,比起上一代45nm製程的Core i7-870還要下降許多
C1E環境下的時脈與預設值的最高時脈的功耗相比只增加約58W
最近分享過幾篇AMD APU文章,同樣是32nm 4Cores的APU平台測試,AMD在耗電量方面幾乎是兩倍左右
可見得在同製程下,Intel自家架構的效能跟耗電量表現還是有很好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