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dox6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1
文章: 532
下面隨便google看到的,這又變成IBM
一看就覺得是唬爛的,IBM居然會講經濟學成本概念
IBM最厲害的超能力就是每年賠一大堆錢卻永遠不會倒
(內心的os:感謝NASA,美國國防部跟國家實驗室,還有亞洲被美國吃死的大銀行)


這是IBM面試時的題目,面試者的答案大致有底下5種:

A. 賺2元。
 不論你的資本多少,買進賣出之間賺的價差就是獲利!
 底下4種算式的結果都相同,都是賺2元:
 •9-8=1,11-10=1,兩次都各賺1元,所以1+1=2元。
 •-8+9=1,1-10=-9,-9+11=2。
 •不論你的資本多少(假設是N),N-8+9-10+11=N+2元,2元就是獲利。
 •總支出:8+10=18,總收入:9+11=20
  總收入 - 總支出 = 獲利:20-18=2元。
 (這個答案在數學算式、邏輯思考與投資買賣上的算法都沒問題)

B. 不賺不賠。
 花8元買、以9元賣 = 賺了1元;現在手上有9元,
 花10元買回來,賠了1元(-1元);
 又以11元出去,賺了1元(+1元);
 -1+1=0,所以不賺不賠。
 (認定雞的行情為9元,忽略第1次交易賺的1元;若照這樣算應該是賺1元)

C. 賺3元。
 回答這個答案的人是假設「資本」為8元。
 資本8元,賣出9元,賺1元;再以10元買入時,賠1元,
 賺1元、賠1元,所以相互抵銷;
 資本仍是最初的8元,最後賣11元,所以是賺3元。
 (直接認定雞的行情一開始就有11元,忽略了中間的交易成本)

D. 賺了38元又4隻雞。
 第一次買賣他損失8元獲得一隻雞;第二次買賣他獲得9元損失一隻雞;第三次買賣他損失10元獲得一隻雞;第四買賣他獲得11元損失一隻雞。所以整個產生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是8+9+10+11=38元+4隻雞。
 (回答這個答案的人可能是經濟學者,哈!)

E. 賺1元。
 回答這個答案的人認為,整個交易其實有底下這3次:
 第1次交易:8元買進,9元賣出,利潤 1元。
 第2次交易:9元賣出,10元買進,利潤 -1元。
 第3次交易:10元買進,11元賣出,利潤 1元。
 合計3次交易過程:1-1+1=1元。
 因此分析得知:後面2次交易等於是白忙一場。


◆IBM企業分析結論:
•回答賺2元的人,邏輯與數學都對,適合當消費者與投資大眾,不錄取。
•回答不賺不賠,與回答賺3元的人,主觀且易忽略細節,不錄取。
•回答賺38元又4隻雞的人,適合當學者或官員,不適合在企業,不錄取。
•回答賺1元者,很有成本與經營概念,恭喜你,列為備取/後補名單。

 8元買進,本可11元賣出,賺3元的,經過幾次交易卻只賺1元,等於少賺了2元!
•回答-2者 (虧2元或少賺2元),恭喜你!優先錄取∼面試成
舊 2011-10-22, 08:25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ox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