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esarlin
我還是覺得下集剪一半,上集剪一剪,湊一起大概3個多小時,一個會比較緊湊,另一個是容易營造節奏,分上下集,兩集都很平,不如捨去一些多餘的小戰役,繁綴的假內心戲,用正規的3 Acts 模式,然後****點放在最後的決鬥那邊,會比較不讓人覺得拖戲。
下集太多篇幅在宣揚原住民多神勇,打日本人打得多英雄,那個巴萬的戲最離譜,全部剪掉都不影響劇情,他既然沒有活下來,沒有要表達傳承的意思,那巴萬不過是一個不知所謂的神勇到離譜的小孩,完全跳痛,簡直是港片的感覺了,要表現原住民的神勇,之前就著墨許多,頂多再一場就夠了,或是蒙太奇下去都好。
這片奧斯卡是100%沒有可能性,不過出個重剪版,有可能會台灣以外的好評多一點(台灣只有好評所以不算).
|
我是覺得,上集就有鋪他的一些梗,只是不明顯,但是看了下集才知道為什麼上集要這樣擺(兩集隔太久看容易忘,真考記性啊)
巴萬為什麼那麼勇,我想老子有個有名的意涵,稱之為
「無欲則剛」
巴萬是一心求死,連死都不怕,一直在跟莫那"嚕洨洨",求他趕快發起決戰
他說:「又餓又累、不想死在毒氣裡、想趕快回祖靈的家」
魏的可貴之處在於不是像好萊塢式的史詩片,非得要一個主角、非得要男女的愛情(大地英豪、英雄本色、神鬼戰士)、非得塑造個特定的壞人、因為他壞、而顯出特地塑造的英雄之好,也順便灑灑狗血
他是以「整個族羣」為主角、情感的表現不在愛情
巴萬勇敢的開始是狠得下心而果斷的砍掉族人,親手了結掉一個本來親密相處常常打哈哈、活生生的族人,令他的生命終止。正因為他只是個小孩…卻做到了大人做不到的事
整個賽德克族群表現的是
不分老、少、男、女的勇敢…因為他們要做的是"真正的人"
不是個沒有獵場的獵人(如同平地人把祖產田地敗掉、賣掉的,稱之為「敗家子」)
也不是生活只是為了幫日本人搬木頭、蓋房子、窮到跟平地人雜貨店借錢喝悶酒的人
不怕死的人最猛,因為他腦中沒有一絲絲一毫毫能在戰後僥倖活下來的念頭
這種人…能不勇猛嗎?
何況也真的戰死了、並不是子彈永遠打不到他
對巴萬的傳承是有的,有空可以一口氣再看一次上下集就能記得起來
就算他會死,但傳承不會死、因為精神已經傳承給了他
而…他用行動證明了他的勇敢堪得莫那對他的疼愛
傳承還有給他的兒子,最後莫那把象徵頭目的衣服脫下來給他的兒子
因為他的兒子也用行動證明了他的勇敢堪得成為頭目
是一個"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