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vanshan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5
變形金剛3(後面簡稱變3)應該算是從玩具衍生出來的電影,以下轉貼七月初本人在其他網站寫週末電影票房時,與變3有關的部份:

3D加收票價拉抬電影票房的動能,顯然在今年上半年是嚴重不足。今天的Deadline有一則新聞提到,四天假期結束後開盤的美國股市,北美兩大連鎖戲院的股價在早盤都下跌,原因就是今年上半年令人失望的電影票房。Regal的股價下跌4.6%,喜滿客(Cinemark)的股價則是下跌3.5%。上個月中旬國外就曾報導,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股價從5月開始到6月中下跌了18%,Regal的股價當時也下跌了11%,3D技術的領導品牌RealD的股價更重挫24%。看起來,假若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若無法再帶動3D的票房佔有率,大概就確定3D在北美市場江河日下。Deadline新聞中還提到了變3的票房,比分析師的預測少了2900萬美元,顯然華爾街的分析師高估了派拉蒙與變3導演麥可貝(Michael Bay)卯起來為3D背書促銷的效益。

今年整個暑假檔最受矚目的大片大概就是變3,28日晚場開始在北美地區上片。根據Deadline與BOM的新聞報導與資料,28日晚場的票房約550萬美元,週三票房3772萬美元(包括接續在28日晚場後上映的午夜場票房收入800萬美元,因為上映時間已經是29日凌晨,故計入星期三的票房收入),週四票房約2145萬美元,週五票房大約3296萬美元,週六票房大約3458萬美元,週日票房大約2985萬美元,週末三天(週五到週日)約有9740萬美元,加上美國國慶的四天連續假期預估有1.16億美元,上映前六天票房則有1.81億美元,上映第一個星期預估票房1.80億美元。根據BOM的報導,變3在北美地區唯一打破的票房紀錄,是影史上美國國慶日假期週末(週五到週日)票房的第一名,之前的冠軍是2004年的蜘蛛人2(Spider-Man 2)的8815萬美元。

在3D加收票價的效應下,變3的票房數字並不算好看。先來與前兩集的北美地區票房作一個比較。第一集變形金剛(Transformers,後面簡稱變1)與第二集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後面簡稱變2)都只有2D版。變1是在2007年7月2日在北美上片,7月1日晚場加上7月2日到4日的前三天票房8490萬美元;變2是在2009年6月24日上片,6月24日到26日前三天的票房則高達1.27億美元;變3的前三天票房(6月29日到7月1日)9769萬美元(包括6月28日的3D Only晚場),變3的首映前三天票房只贏第一集。在首映週末票房的部份,變1的首映週末(7月6日到8日)有7050萬美元,變2的首映週末(6月26到28日)則高達1.08億美元,變3的9740萬美元首映週末票房也是只贏第二集。BOM的新聞指上片前五天的票房,變3從6月29日到7月3日五天票房1.62億美元(包括6月28日的3D Only晚場收入),比不上變2(6月24日到28日)的五天2億美元票房,只比變1的1.33億美元(7月2日到6日,包括7月1日晚場收入)多出不到3000萬美元,看起來3D對變3在北美的票房,並沒有預期強大的助益。

根據Deadline新聞的報導,北美電影市場在美國國慶四天連假創造了2.39億美元的票房,僅比去年2.5億美元少了4.5%,是影史排名第二的美國國慶票房紀錄。而會比去年同期少4.5%的原因很明顯,今年這個檔期的大片只有變3一部,而變3在這四天票房1.16億美元,3D加收票價拉抬票房的動能仍嫌不足。去年同檔期的票房冠軍是暮光之城:蝕(The Twilight Saga: Eclipse),4天票房8363萬美元,第二名的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The Last Airbender),4天票房也有5180萬美元,第三名是上映第三週的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4天收入仍有4305萬美元。這前三名的票房加起來,比今年的前三名加起來就多了約1000萬美元。

而為了搶救3D在北美地區的錢途,導演麥可貝與派拉蒙連日來卯勁宣傳,變形金剛3的3D版28日晚場起,優先在北美地區2700個3D放映廳(其中包括146個IMAX放映廳)上映,週三開始全面在4013家戲院(根據BOM的報導,約有9300個放映廳)聯映。與變2的首映戲院數量差不多,變3的週三首日票房3772萬美元,超越神鬼4的首日週五票房3480萬美元(包括週四的午夜場收入),是今年度北美地區首日票房最高的3D電影。但是比不上只有2D版的醉2、也是首日上片的週三6201萬美元。而週二午夜場800萬美元的收入,也比不上只有2D版的醉2,醉2首映日午夜場票房高達1040萬美元。兩年前的變2只有2D版,但首映日午夜場票房高達1600萬美元。有3D版加收票價的變3,前3天票房累計9210萬美元,比只有2D版的醉後大丈夫2(The Hangover Part II,後面簡稱醉2)的3天票房9128萬美元只高出不到100萬美元,

根據BOM的資料,北美上映變3的4013家戲院之中,有2789家戲院播放3D版(包括146家戲院播放IMAX 3D版),BOM與Deadline的新聞都提到,北美地區票房約有60%的收入是來自票價較高的3D版。在麥可貝與派拉蒙卯勁促銷3D版的情況之下,這個比例並不算好。而且,如果仔細追究,可以發現週二優先晚場是3D Only,也就是只有3D版,強迫想要搶先看變3的北美觀眾多花錢看3D版。而這個3D Only的票房收入如果扣掉不去計算,變3的3D票房收入比例絕對會低於60%,看起來麥可貝的強力促銷並未成功挽救3D在北美的頹勢。

根據BOM的資料,今年暑假檔的3D大片中,Cars 2的3D票房收入僅佔40%,是比例最低的,本週五也許是受到變3上片的影響,比例再降到35%。綠光戰警的3D票房收入佔整體票房收入46%,神鬼4有46%(數位3D的38%加上IMAX 3D的8%),功夫熊貓2(Kung Fu Panda 2)45%,雷神索爾(Thor)的60%算是今年暑假檔大片中,3D收入佔有率最高的。今年暑假還有一部獵魔教士(PRIEST)也有3D版,但是北美票房僅有2913萬美元,不提也罷。回顧過去,阿凡達(Avatar)3D收入佔了總票房的71%,魔境夢遊(Alice in Wonderland)的3D收入佔了70%,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的3D收入更是高達82%。皮克斯去年的玩具總動員第三集(Toy Story 3)3D收入佔了60%,更早的天外奇蹟(Up)3D收入也佔了52%。今年初的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北美票房也有69%是來自3D版。去年度的大片中,只有3D收入僅佔45%的神偷奶爸(Despicable Me)是表現較差的。看起來3D在北美地區票房上的頹勢仍然持續,並未因變3的強勢宣傳而改善。

至於海外市場方面,除了日本以及中國大陸以外,幾乎所有地區都在本週上片。根據Deadline的報導,110個國家分別在星期三、星期四與星期五上片。BOM的資料指出,變3上週起到週一為止在海外收入約2.35億美元,這個成績仍然輸給神鬼4。神鬼4今年5月在海外地區也是從星期三開始上片,但首映週末的海外票房收入高達2.56億美元。在3D的吸金力方面,海外市場對3D的狂熱依然持續,BOM的新聞指出變3的海外票房中,3D佔有率高達70%,神鬼4的3D收入在海外票房的佔有率則是66%。BOM特別提到,由於日本與中國要在這個月稍晚才會上映,變3在海外市場的3D佔有率可能再向上攀升,海外票房也可望大幅超越變2的4.34億美元,全球票房也可能會突破10億美元大關。Deadline的新聞指出:「已經證明3D在國外(指北美以外的海外市場)比在家裡(指北美地區)要受到歡迎(3D is proving far more popular abroad than here at home)」,BOM的海外票房預測是非常可能發生的,一方面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在海外市場也非常受歡迎,另一方面,第三集加上了3D元素,3D雖然在北美地區有變成票房毒藥的趨勢,但在海外市場目前還看不到這樣的態勢。

BOM的新聞中指出,根據派拉蒙提供的資料顯示,變3的海外票房比變2成長51%,並在南韓、香港、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秘魯、巴拿馬等國創下當地的票房紀錄。至於各國的票房數字,BOM的新聞中提到了英國1650萬美元、澳洲1610萬美元、德國1430萬美元、墨西哥1100萬美元、法國1090萬美元,以及台灣1020萬美元。
舊 2011-10-01, 11:37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vansh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