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cky
不曉得你所謂的成長是什麼?
如果是醫術的話都回到落後的古代當然不會有成長
如果是心境的話主角一直都處於矛盾中啊..
害怕做太多會影響歷史也不明白回來的意義..
但最後也有所突破建立了仁友堂
能舉個例嗎?我不覺得有公式化的感覺耶..
至少有時候會扯一下愛情有時候扯一下歷史..
主角也不是每次都救成功..
倒是空中急診英雄我覺得還比較公式化..
每集都是出動去救難然後在現場或醫院發生一些意外
而且幾個主角的性格都很樣版..
什麼狀況下會有什麼反應都在意料之中..
醫龍我是沒看..感覺太硬派..
所以這就是不熟日本歷史的關係吧..
明治維新對日本可是大事..
光看到龍馬出場日本人可能就high了吧..
(雖然這個龍馬實在是很兩光..)
編劇賞是由評審和記者投票
不解的部分是?
說真的得不得獎也是要看有沒有對手..
因為日劇學院賞是一季一季頒不是一年..
跟他同期的只有一部不毛地帶...
|
一直在想為何我對『仁醫1』缺乏共鳴,
覺得可能是:
1.對日本歷史不熟悉
2.可能習慣了之前看的日劇類型,
期待每集都會有觀點或反思
3.可能看完空中急診英雄、醫龍後,
短時間又看了這部醫療劇
4.第一次看主題是超現實的日劇
※所謂的成長:
單純是指心裡的變化,
總覺得有點彆扭
※公式化
是指事件發生到解決(引起之後的改變),
不脫傳統醫療劇常用的手法...
(『仁醫1』就至少用4、5遍:某角色,先是看不起醫生,
然而他親信突發生意外,最後靠醫生救助後改觀)等...
※編劇賞
只是單純覺得『仁醫1』就編劇手法技巧上會得獎,
讓人好奇同期劇的水準?
-------------------------------------------
備註:
剛看完日劇『鈴木先生』,
讓我很有感觸啊........
(有些片段、話語不停在我腦中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