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iocha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28
引用:
作者..嵐..
謝謝,這些我在看「導演 巴萊」裡知道魏德有說
但還是解決不了我的疑惑

"瑕不掩瑜"與"一顆老鼠屎會壞了一鍋粥"是很對立的關係
一弄得不好,前製拍得太辛苦都會整個泡掉
都搞這麼久了,太趕、會賠掉一些東西,國外的觀眾可不會管你倒底魏為了此片有多苦、查霧社事件的歷史資料,人家看得是整個結果、也就是整體影片的品質


這樣講好了,提到印度片,你會不會期待它有「整體影片的品質」?
所謂「外國的觀眾」,他們對台灣電影期待的是不是「整體影片的品質」?

我是覺得這種連台灣人自己都不是很了解的歷史冷門題材,加上魏德聖根本就不打算把它拍成娛樂型作品,就注定這部片的市場會有侷限性
現在能賣到這種成績,除了作品本身之外,還是有靠著海角七號跟某種民族意識光環發酵後的結果

引用:
作者..嵐..
----------------------------
印象中「雙瞳」的整體畫面氣勢有國外水準

查了一下,成本竟然只有三千多萬台幣!!!

賣了八千萬,回本!

間接造就了「海角七號」「通天神探狄仁傑」(陳國富總監製)「劍雨」(蘇照彬導演編劇)


會嗎?

「雙瞳」裡面,我覺得最有「國外水準氣勢」的畫面,是開場哥倫比亞三星那個Logo畫面(笑)

至於「雙瞳」造就「海角七號」
恕我愚昧,從資金來源、拍攝手法到行銷方式,我完全無法找出這兩部片的相關的點

而「通天神探狄仁傑」嚴格說來是美資的港/中片,好萊塢投資港片應該比投資台片要早,香港使用好萊塢拍攝手法也比台灣要早,除了兩部都跟梁家輝、陳國富有關之外,也扯不上這片是受雙瞳「造就」的

至於「劍雨」,這部我比較沒研究
舊 2011-09-30, 03:09 AM #1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ioch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