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台北市地政處14日發布8月買賣移轉棟數為3489棟,不僅罕見的連續2個月交易量跌破4000棟以下,成交量幾乎是今年1月宣布奢侈稅前的一半,來到金融海嘯2009年3月、近30個月以來的新低,直逼企業盛行「無薪假」時的水準。
北市8月買賣移轉棟數為3489棟,較7月減少3.57%,如果和奢侈稅宣布前的1月相比,已大幅減少50.5%,甚至比今年2月宣布奢侈稅後還低,在奢侈稅上路後,北市交易熱度的確呈現快速降溫現象,較正常水準大約減少3成左右的交易量。
信義房屋統計2007~2010年單月買賣移轉量能,各年單月平均多落在5300棟上下,今年8月買賣移轉棟數3489棟,較過去幾年的單月平均值大約少了1/3。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奢侈稅上路後,投資客幾乎從市場上絕跡,加上國際金融情勢不穩定,讓市場呈現量縮走勢,「奢侈稅、高房價、金融情勢動盪」成為影響房市的三大關鍵因素,造成8月台北市房市交易量縮,並寫下金融海嘯後2009年3月以來的單月新低量。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也表示,奢侈稅後北市買賣移轉棟數明顯量縮,除了因為屋主並未如預期般的全面性降價,讓買氣觀望外,國際經濟局勢不佳,股市一直沒有表現,也是買氣急凍的重要原因。
徐佳馨指出,這種情況恐將影響9月移轉量,由於9月反應7、8月份交易,這2個月遭逢鬼月與股災雙殺,預估移轉量也很難有亮眼表現,尤其股災動盪時間將成為第4季房市的先行指標,現階段看來,市場壞消息頻傳,除影響股市外,房市買氣也將受衝擊,即使有百年結婚潮,買方進場意願仍相對保守,邊陲區域甚至可能面臨價格修正。
觀察北市各行政區單月表現,內湖區是8月台北市交易量最大的行政區,擠下台北市過去交易量最大的中山區,但若與去年全年平均單月交易量來看,8月台北市交易量大致少了34%,表現較好的區域是萬華區與文山區,這2個區都是台北市相對市中心低價的購屋區段,在少了投資客買盤與置產客趨於觀望下,低價自住區買盤相對表現穩定。
至於衰退幅度較大的區域,則是市中心區域,大安區、中山區、中正區、信義區8月買賣移轉棟數量,與去年單月的平均值相比,衰退幅度都在4成以上,成為奢侈稅後房市的重災區。
蘇啟榮分析,市中心區域仍是大家購屋的首選,但礙於房價負擔重,並非一般受薪階層可以輕易入住,加上奢侈稅議題發酵,投資客退場,而接連的國際金融情勢動盪,對於置產型買方來說,沒有購屋的急迫性,反而態度趨向觀望,等待好的進場時機,因而交易量出現明顯量
原文網址: 房市/北市8月買賣移轉棟數3489棟 近30個月以來新低 (第2頁/共2頁)| 財經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9/14/3...m#ixzz1XwXVs0Gz
------------
我覺得只是做半套,的確交易量萎縮,但不代表投資客或是大建商有資金壓力,現在游資氾濫,利息超低,而且他們又借的超多,大到不能倒阿,甚至有些建商根本就是連金融一起搞,根本沒壓力。
所以他們就算價格高高掛,也沒壓力要去降價求售。反正持有成本低。加上他們可是「台灣經濟火車頭」,哪能受傷(其實是不少政客也是投機客)。政府也不敢真的加重他們的持有成本。連「交易價格透明化」與「實價課稅」都不敢真的弄了(嘴巴說要弄,實際上拖拖拖)。也不用想說這種有行無市的狀況會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