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everspiral
AIO設計邏輯真的很奇怪...
要就直接開頂規的,
i7配5870M或者560M
讓User擴充I/O就來個ExpressCard介面吧!
搞什麼Mini PCIe阿! mini的大宗除了工業控制在用,消費型的周邊超少的
低階的配藍光拉高價錢, 搞啥... 藍光拿掉還可以再省個3K
廉價要碼就用廉價省電的Atom+ION/APU, 再上去13 35W的還可以接受
用775+G41那種要幹嘛! 廢熱又很難處理
用Atom+HM10那種沒有豐富輸出的還不如拿庫存的Centrino+ION
性能不是重點,I/O豐富最重要
單點觸控還不如不要觸控, 拿掉可以再省1K+
顯示輸入一定是必要的, 起碼還可以當顯示器用
AMD E350 這顆當AIO最好...但沒幾間在用,就算用I/O也不給豐富,
搞得很豐富的賣跟i3一樣的價
砍USB3.0要不就不給HDMI輸入,把APU閹成跟ATOM+HM10一樣
只有D-SUB輸出,都用這種等級的AIO還會想外接顯示器? 接投影機!!
入門的18.5"已經...
|
1.不走高階路線主要是因為成本, 畢竟這塊市場需求不算大...
用高階零件不但本身成本高, 設計較為困難(散熱問題最嚴重)...
不容易分攤成本... 台灣的遊戲筆電市場就是前例...
2. 入門款的AIO倒真的很詭異, 基本性能不太上道, 又偏要加一堆不算實用的東西..
可想見這類產品主要是"****性""話題性"的新鮮產物..
就像小筆電市場一樣, 不是很重視使用上的實用性....
畢竟很多人大概USB及螢幕輸出外, 很少會去用到其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