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以下轉貼幾段上個月底我在其他網站與本片有關的發言內容,我本來對這部電影很有興趣,但是看了國外的報導之後,決定等藍光出來之後再租來看。
星際飆客本週末在北美地區3750家戲院、5600個放映廳上映,週五票房約1299萬美元,週六票房約1306萬美元,週日票房預估1013萬美元,週末三天票房預估3620萬美元。星際飆客首映的票房表現,Deadline的新聞認為很「丟臉(humiliation)」。這個形容辭對影劇新聞來說,是很重的話。不過,我的感覺是Deadline發稿的這位網站創辦人兼總編輯Nikki Finke說的不無道理。首先,星際飆客有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與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兩位知名度頗高的大明星雙掛頭牌,史帝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朗霍華(Ron Howard)與名製片人Brian Grazer(社群網站、達文西密碼)等好萊塢名人掛名製片,知名的編劇二人組Roberto Orci與Alex Kurtzman(星際爭霸戰一二集、變形金剛一二集)負責劇本,鋼鐵人(Iron Man)一、二集的導演Jon Favreau執導,這樣的幕前幕後陣容擺出來是很漂亮的卡司。而了解內情的人士更透露,星際飆客的拍攝成本大約在1.63到2億美元之間,以今年所有暑假檔大片來說,這個成本都是屬於排名前五名的大製作。以這樣的大卡司、高成本加上長期的宣傳(請參考第五段文字),首映週末三天票房只有約3620萬美元左右,負責發行的環球高層原先還預期首映週末三天票房可望有4500萬美元,落差將近千萬美元,非常令人失望。
Deadline的新聞還提到,星際飆客實際上在檯面下經過了14年的艱苦發展,期間至少有一打以上的編劇曾經參與,而上片前經由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介入仲裁,最後有5人獲准掛名。在IMDB的資料上,這部電影有7位編劇,其中還包括最近很熱門的Damon Lindelof(星際爭霸戰、電視影集Lost檔案)。這可能是繼X戰警:第一戰(X-Men:First Class)之後,第二部暑假檔大片需要編劇工會出面仲裁編劇掛名問題。而電影在上片前的市調發現,星際飆客在所有年齡層的女性觀眾都缺乏吸引力,而這個觀眾群的缺口一直到上個星期四(應該是指上週四開始進行的Comic Con),情況才有所改善,顯然這部結合了西部牛仔加上意圖入侵地球的外星人構成的電影,目標觀眾群基本上以男性觀眾為主。Box Office Mojo(後面簡稱BOM)網站的新聞提到,根據環球提供的資料,本片觀眾有53%是男性,63%的觀眾年齡在30歲以上。另外,Deadline也提到,本片在北美負責發行業務的環球只佔了本片資金的25%,相對來說壓力會比較小,Relativity Media也同時負責了25%的資金,夢工廠(DreamWorks)則負責50%的資金,並由派拉蒙負責海外市場的發行。
Deadline新聞第六度更新的版本,還提到星際飆客的宣傳(或者說是公關操作publicity campaign)。以預告片來說,星際飆客第一支預告片在去年11月搭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1(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Part 1)的便車,第一次與觀眾見面。之後,美國一些重要的電視節目像是二月的美式足球超級盃(Super Bowl)、四月的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尼爾森(Nielsen)收視率調查前10名影集的當季最後一集(season finales),以及環球自家熱門大片玩命關頭5(Fast Five),都可以看到星際飆客的預告片。而Comic Con更是重要的造勢場合,去年的Comic Con,雖然電影才開拍幾個星期,但導演Favreau仍然弄出了一段長度約8分鐘、內容包括外星人攻擊的片段,福伯甚至首度在Comic Con現身,開了一個規模很大的記者會,相當敬業地配合宣傳。一個多星期前才舉行的今年度Comic Con,導演Favreau也請出史匹柏等重量級人士,在Comic Con舉行世界首映。導演Favreau最近一個多月除了接受各大媒體專訪,甚至還為一些電視節目像是Jimmy Kimmel Live編導特別節目。簡而言之,各種型態的宣傳層出不窮,但是仍然無法挽救票房。
Deadline的新聞中提到,以本片西部片/科幻片的混搭(mashup)風劇情,拍成喜劇會比較討好,而BOM的新聞也提出類似的觀點。首先,BOM的新聞提到了混血西部片(Hybrid Westerns)在過去的表現都不盡理想,BOM提出的例子包括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疤面鬼煞手(Jonah Hex,這是DVD的片名,台灣沒有上片)以及黃沙武士(The Warrior's Way)等片,這些片無論是票房或是評價都不理想,1999年出品的飆風戰警,雖然在北美票房達到1.13億美元,但是成本高達1.7億美元,還好有海外1.08億美元的收入,最後應該是勉強打平開銷(拍片成本加宣傳費)。BOM還提到英文片名直譯是牛仔與外星人(Cowboys & Aliens)的星際飆客,就像之前的飛機上有蛇(Snakes on a Plane)一樣�***名就已經將劇情表達的一清二楚,應該可以不用花錢去電影院看了,至少不想看外星人或不想看西部片的觀眾,大概就不會去看。而牛仔與外星人看起來是一個很有趣的片名,但從整個宣傳看來,電影的劇情走的卻是嚴肅的基調(serious tone)。簡而言之,BOM的新聞也暗示星際飆客如果拍成喜劇,效果會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