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etherhaha
你這個問題已經提昇到印股票換錢的理論了,這個問題很複雜,我懶的打字,就不說了。
因為印股票換錢,古今中外都有,不是只有台灣才會發生。
PS:
我那些朋友年薪1 2百萬是在分紅費用化之後,如果用之前來算,他們年收入沒有低過300萬的,而且頭銜都是工程師。
還是那句話,有些東西是看你自己要什麼樣的生活,可以付出什麼,都是相對的。
(也有付出了得不到回報,不用付出就有回報的例子,只是那一種做法機率大一點,自己看著辦吧)
爽缺人人都要,我也想要,但是去應徵爽缺就不會有競爭嗎?
|
分紅費用化並不禁止印股票換錢這種行為!!!
差別只是反映在帳目上,公司的權益變化而已!
分紅費用話導致很多工程師大約都被砍掉4成附近,主要理由並不是禁止印股票換錢!!
而是因為分紅費用化明確的把換到多少錢,變成帳目上的金額!!!
你拿到10張宏達電,以前公司帳目上算10萬,現在算850萬,就這樣!!
員工還是拿到10張!!
不過很多公司,往往不會明確說明要分幾張,都是算總金額!
公司對員工說你的總金額就是300萬,配多少股票端賴當時股價而定,而不是真的固定
固定的只有簽約的那一份!!!
也就是公司實際上是以實際的市場價格來估算給予的股票,但是帳目上用面額計算來美化帳目!!
現在很多公司實施庫藏股,檯面上庫藏股導致大把大把的股票可以分紅給員工
問題是老闆的想法是這樣嗎??
怕是先打掉資本,減資再增資比較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