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其實仔細想想,我跟A大的爭論其實也不是很必要的。科學發展史上,許多科學家都難免會犯錯,會走上歧路,會陷入思考上的死胡同,甚至是非常知名的科學家都難免如此。
歧見是難免的,他們的爭辯有助於這門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備,對不小心站錯邊的人,也不必大張旗鼓地將他打成「反 」派吧。
現在看,波耳也許看來比較正確,但一百年後、兩百年後,或許新理論出現證明大家都沒對。以後的科學家也不會介意轉變立場,畢竟科學講求證據,只認真理。
我們的爭辯就對這個世界毫無助益了,我舉白旗投降,可休矣。
|
我會說愛因斯坦反對量子力學,是因為他曾提出一個雙狹縫實驗來企圖推翻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當然愛因斯坦很快就被波耳駁倒。
不確定是量子力學的基礎,如果一個科學家想用招式破解這個基礎,那說他反對應該不為過吧?
不過我說他「終生」應該不太正確,在後來,他多少也相信了一些量子力學的理論,但我覺得他「反對」的心態應該沒有改變才是.....
不過這裡我覺得你看得太嚴肅了,科學本來就是要有反對派,才能粹煉出真理,如果你的理論禁不起反對派的考驗,那無法成為科學的真理吧?
事實上科學家不只有贊成和反對,還很愛互賭呢,相信霍金和索恩賭色情雜誌的事大家都聽過吧?所以又何必對贊成與反對看得太嚴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