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和平之月
Major Member
 
和平之月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10
文章: 134
2C2T APU對2C4T Core I效能測試:



其實拿I3下來比是有點越級了,不過這也是因為在Core i第二代裡面,i3已經是屬於入門級CPU,在這個時間點的APU如果不做點越級挑戰的事情似乎也說不過去,況且這次測試CX640與CR650之後,我個人認為在同樣的散熱設計之下,INTEL+NVIDIA的筆電實在是熱死了。接下來的部分,我會先po出CX640單機的效能,最後再用比較表呈現給各位看兩者的差異。



CX640採用的是NVIDIA OPTIMUS顯卡自動切換技術,在2D時會自動切回INTEL HD,在3D模式則會轉到GT 520M,雖然新一代INTEL HD也支援DX 11,但是若與APU內的6310相比則性能顯得不足,不過還有GT 520M撐腰,CX640的3D效能肯定是不錯的。



GPU-Z切換到GT 520M之後,可以看到光是Shader數目以及傳輸bus速度,都比6310快,想當然效能也會比較好。



CPU MARK,得分306分,比APU E-350多出181分,可見CPU效能上面I3還是比E-350運算速度要快。論時脈i3-2310M為2.1G,E-350為1.6G,再加上兩個執行緒的差異。



CINEBENCH 11.5的CPU分數為1.85pts,比E-350的0.63pts要好。



Fritz棋王運算測試,每秒可運算2881 Kilo。



Nuclearus多核心測試軟體,ALU的分數是3902分,FPU的分數是5887分,Multi Threed的分數是10003分,綜合分數為8041分,再多核心執行緒運算上面是屬於I3-2310M的強項。



3DMARK 06同樣的1366x768解析度下,noAA設定,此時OPTIMUS會強制招喚GT 520M出來應戰,因此3D部分只會測試到GT520M的效能,分數有4854分。



PCMARK VANTAGE的總分是4227分。



PCMARK 7的分數為1525分。



Windows體驗分數為4.5分,是弱在圖形的部分,我想這應該是指INTEL HD的效能。


IE9的一千隻魚的魚缸測試有24張左右的FPS。



DIRT2 同樣為1366x768解析度,解析度Preset為Medium,平均張數有32.1張。



快打旋風4,DX10,解析度1366x768,特效為預設值,平均張數50.66張,已經可以順跑無疑。



WOW,解析度為1366x768視窗模式,特效為高,平均野外張數2X張左右,顯示效能不錯,但同樣的切換場景也是會Lag,這就如同我在CR650測試中提醒的硬碟以及記憶體的部分需要再加強。



首先在電源計畫中把選項調成與APU測試時一模一樣的條件。



接著以鋼鐵人1080p的BD備份檔的播放為主,影片長度為2小時4分鐘,設定重複播放,然後拔下插頭後按Play起算。



CR650與CX640的電池都是同樣的6 Cell配置,在拔下電源後,可使用的電池壽命時間顯示的都差不多,而實際上是採用APU E-350的CR650在省電上面勝過CX640,在經歷2小時30分鐘後,電量就只剩下15分鐘,但實際上更短,拍完此張照片沒多久就強制休眠了。



與CR650相同,將以這相近點的七個主要區域為量測點。



進行實測時室溫也是熱到爆炸的32度左右,同樣沒有空調的左手打字區,約39.2度左右。



右手打字區域為34.4度,與CR650相差一度左右,證明內部的散熱配置基本上如出一轍。



右側置腕區為35度。



中間觸控板的區域為36.8度。



左側置腕區的溫度為38.8度。



左側散熱孔,果然是全機最高的46.2度。



右側也是DVD燒錄機的位置,量測的點同樣改在旁邊的USB頭附近,得到34度。



耗電方面,整個平台在執行快打旋風或者是DIRT2測試時,平均消耗電力為45W-49W之間,比起CR650的25W-28W多出將近一倍的用電。


CR650與CX640效能、耗電、溫度比較表:



這邊則以兩者同樣測試軟體及設定的測試結果做個對比表格,各位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以E-350為核心的CR650在處理器性能以及3D遊戲都比拿來當對手的I3-2310M+GT520M的CX640差了一半左右,但在省電以及溫度上則是很令人滿意。其實就如同一開始所提到的2C2T本來就很難有機會贏過2C4T,而且時脈高出許多的I3,再加上3D有獨顯晶片的加持,因此APU的勝場並不是在這裡。

E-350的內顯要壓過的,是INTEL的內顯,不過因為要借到完全同個規格的筆電實在不容易,在採用同樣顯示器以及硬碟還有記憶體大小的限制下,I3-2310M已經是新一代SNB裡面的入門版本,而且因為MSI配置了獨顯,所以這次測試很可惜的是無法手動切換,一旦進入3D測試,獨顯就會介入。

不過E-350並不是這個APU家族裡面的性能版本,其後還有A6、A8等時脈更高,性能更好的處理器,拿來對I3也許才能見真章。但是AMD的確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價格切入點,目前測試的這兩台機器,在Pxhome購物中心的報價分別是CR650:15900元,CX640:19900元,兩者皆含Win7作業系統,算來是有一定價差的。

目前小弟認為APU為主的筆電,拿來做12吋的解析度,再把筆電體積做小,會是一個很好的出路,畢竟它的強項是在於低成本、更好的省電性、更低的工作溫度以及一定水準的3D顯示運算,至於要如何取捨,就端看您是否要把筆電打遊戲這個目的也納入考量之中了,而以上測試成績就提供給您做為選購上的參考。
 
舊 2011-08-04, 05:47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和平之月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