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trong
在「極度使用不便利」之下,
怎會發展成為1多萬輛的規模,
邏輯上不是很矛盾嗎??
|
不會矛盾。
因為不管怎麼不方便,使用成本上還是比開轎車跟搭大眾運輸工具便宜。
就像公車再怎麼不方便,我沒有駕照不會騎車開車或是不能考駕照,還是得去搭公車一樣。
台灣的機車數量會這樣,主要就是使用成本極低。駕照好考到跟用買的一樣。
台灣機車要減量,車價提高沒有用,提高使用成本最有用。
引用:
作者strong
機車黨主席 完全默視 機車數量過多 的亂象,
一味要求政策面全面解除禁行機車的管制,
這種「只要糖吃」的訴求,
缺乏可行性與衝擊的整體評估,
很難說服我,很抱歉!! 
|
我想不管說什麼,部分反對者都很難接受機車開放路權這件事。
真的要反對的人,一定找的出理由來反對,即使是光怪陸離的理由都搬的出來。
之前就聽人說過機車太小看不到會撞上去的理由來反對大型重機上高速公路。
說路權解禁缺乏評估,但當初要實施禁行時何嘗有做過?各位有看過相關單位
比較過實施前後的事故數據嘛?我是沒看過,請有看過的朋友分享一下可以嘛?
如果說沒有的話,那各位說分流跟待轉比較安全的根據是從何而來?
連官員都說沒有相關數據可以證明的時候,各位是如何這麼篤定?
政府施政不能用"用膝蓋想就知道"來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
那為什麼要做禁行時沒有做過是否能提升安全的評估呢?
因為當初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根本就不是行車安全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