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對於此案的糾結處有比較多的報導,不好意思連貼了幾篇新聞
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1541146
纏訟廿三年終定讞 陸正案法界認有遺憾
【2011/07/29 06:36 報導 】
發生在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廿一日的新竹市陸正學童綁架案,由於當時台灣社會才剛解嚴,又是國內治安史上的首宗學童遭綁架案件,也引起社會各界極度的重視。而開化工廠的陸晉德,在兒子被綁架後,也付出了一百萬元的贖金,但最後卻一直未能等到獨子返回家中。
而被認為是涉及陸正綁架撕票案件的邱和順犯罪集團,因另涉及同年十一月的竹南保險員柯洪玉蘭殺人焚屍案,因此邱和順等人被捕後,也被認為涉及陸正學童綁架撕票案。警方專案小組當時根據被捕嫌犯的供詞,將邱和順等人押抵崎頂海水浴場,嫌犯等人也跪在海邊認罪,但陸正的屍體卻一直無法尋獲,也讓陸正案在欠缺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才會一直纏訟廿三年、經歷更十一審還是無法定讞的主要原因。
面對愛子遭撕票,陸晉德廿多年來始終難以釋懷,一頭的青絲因為過度思念愛子,加上歲月催人老,陸晉德已是一頭的白髮。陸晉德不只一次的表示,永遠無法原諒邱和順等人,心中的恨也無法解除,陸晉德也批評一個司法案件,卻能纏訟廿三年,根本無法理解、難以忍受。至於陸正案之所以受矚目,是因為全案欠缺直接證據,僅憑被告等人的自白;前法務部長王清峰在擔任監察委員時,聽了一百多捲的帶子,最後認為警方是刑求取供,也對警方承辦人員提出彈劾。另外,民國七十八年新竹市一起枯井男童命案,當時地方警界不少人,都認為枯井男童就是陸正,除了有地緣關係之外,枯井男童也和陸正一樣有牙套。在當時的社會環境,有牙套的孩子並不多,只是這個說法難以被陸晉德接受。王清峰專案在調查時,發現不但枯井男童的不少物證已遺失,就連枯井男童以無名屍葬在新竹市郊客雅山公墓,因為公墓區猶如亂葬崗,包括當時的轄區警員和市府民政單位人員,也找不到枯井男童的屍體,更無法進行DNA比對。
警界另有一批人士也指出,枯井男童應該是有地緣關係的胡關寶、張家虎犯罪集團所為,只是胡關寶這個犯罪集團因涉及新光集團少東吳東亮一億元綁架案被捕後,涉及包括銀行襄理林永泉命案、屏東楓港失槍案、殺警奪槍案、桃園加油站搶案等四大懸案,由於嫌犯等人以四大懸案的解密,尋求托延槍決的要求,遭到當時警政署長莊亨岱的拒絕。胡關寶、張家虎在伏法之後,包括四大懸案和枯井男童命案的真相,也自此石沈大海。
陸正案之所以難解,以及受到矚目的程度,就是在這些多重因素的糾葛之下,堪稱是國內司法史上最複雜的案件。憑心而論,站在陸晉德的立場,對殺兒凶手恨意難解,大家都不難理解,感情上完全能夠認同。但如果站在人權團體、司改會和部分法界人士的立場,欠缺直接證據定讞伏法,卻又難以服眾,危險的是,無罪推論也因陸正案而被推翻,速審法原本是保障被告權益,邱和順卻因為速審法而再獲得一個死刑。最高法院駁回了被告邱和順的更十一審上訴,邱和順死刑定讞,褫奪公權終身。但原本邱和順就因殺人焚屍案判處死刑,陸正案的最終判決,只是讓邱和順獲得第二個死刑判決,除了讓為惡者伏法、正義得以伸張之外,也讓纏訟廿三年的重案完結,法界看法雖有遺憾,卻也是不得已、但大多數人能接受的結果。陸正案的定讞,是非公正,則是留給青史去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