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bochi
分成兩部分來說應該比較好
一個是我認為現在的APU跟AMD 2015年說要出的fusion APU是不一樣的東西
前者很成功這點我沒意見,因為他僅是未來低功耗整合市場的先鋒,不是用來做高度運算的產品
後者是現在很多人關注也是AMD寄予厚望的,fusion是一種比GPGPU還要高明的運算概念
不用堆CPU核心也不用有多強的GPU,只是把兩種核心併在一起運算,效率就能提高幾倍甚至幾十倍
目前類似的也只有intel的quick sync,但效率已經非常驚人
To: orakim
我很難把我想表達的一次全部打完,大概整理成幾個簡單的問題
關於"fusion"
1.記憶體控制器跟北橋整合進CPU之後,由於靠的近,訊息傳的快,效率就有所提高
在SNB裡CPU&GPU是用L3溝通,那fusion用外部記憶體的做法效率會不會降低?
2.現在的APU到底是不是fusion? 除了整合兩種晶片外目前有其他功能嗎?
3.接續2 現在的APU跟未來的fusion差別在哪,未來的fusion會有專屬的指令集嗎?
4.所謂支援fusion的軟體/演算法/指令集,可不可以用純CPU+獨立GPU下去跑?
5.fusion是類似AVX指令集,必須要軟體支援才能運作,否則就只是單純整合CPU&GPU?
再來是"Bulldozer"
從目前的推算來看,Bulldozer要用sandy bridge 150%的Die才能跟對手有同等效能
怎麼看都是非常敷衍的產品
以明年的Trinity來說 核心數從8>4 移除L3 ,同樣是32nm 4C,效能大概也就26K的一半
加上GPU整體的Die大概也會跟26K差不多,功耗也是
很明顯的AMD到2015年為止的戰術就是
CPU只要對手一半效能,GPU效能2倍,價格是對手的一半,用低價打通整個市場通路
等市占率夠高後自然會有人對自己的產品優化,"fusion"就是優化的額外功能
這戰術要成功大概要有以下幾個必備條件
1.對手在GPU技術上完全沒有突破
2.對手也不會研發自己的fusion
3.如果自己的CPU效能只有對手的一半,fusion的效能要保證能把另外一半追回來
只要上述有一點在Haswell上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