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armenplus
這樣講好了
應該都聽過南拳北腿吧
你覺得這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再國小學地理的時候老師都會教北方人高頭大馬(特別喜歡舉山東人為例而且還會說因為是吃麵食﹦﹦? 真是 誤人子弟)我們不需要去討論生物學裡面生長再越寒冷的地方生物體型越大會越有利(不相信 去看有北極熊之稱的俄國人)而是請你反過來思考 所謂強的武術跟個人修為這些趴拉趴拉的東西 是不是“因人而異“ 因為北方人高頭大馬再其他條件相同的狀況下互毆當然以拉開距離用腳踢最為有利(我打得到你你不一定打的到我) 而南方人相對的體型小 互毆時拉開距離根本佔不到便宜對身材小的人而言最有利的互毆方式一定是欺進對方懷裡不只讓對方無法出腳連出拳都沒足夠的加速距離而打折 那“寸“勁跟詠春夾緊手臂連環出拳 可以理解了嗎 不是追求身體能發出的最大破壞力而是再欺進對手懷裡手腳活動範圍有限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確實傷害對手的招式 所以北...
|
這你講的我就覺得讚 有理
老實說我覺得自己天賦不好 長不太高 可是卻跟同身形的人比起來稍重 (現在是體重重XD發福) 以前國中 高中 是標準體重 可是我看起來就是比人家大支 練到最後總感覺突破不了瓶頸 因為我速度不快 主攻踢起來不夠快 打反擊 要算的非常準 如果不夠準 就是慢一步 也許這種需要人高馬大的跆拳 不適合我 或是我不是練武奇才XD
影片我看的時間有點久了 所以會記不得是誰 依稀記得他攻擊是像永春 但他是站側身 (現在好像有側身永春) 也許也是為了要打這種比賽 或做一些特殊練習 或是加點別的武術吧 這外國人也是在教永春 不過那種比賽 低限制的格鬥比賽 通常比較貼近 實際打架 所以會比較少人多用腿 大部分都是扭打的技巧 和關節技 占大多數 永春好像也有拋摔還有追擊倒地的人
當然實際打鬥要像葉問電影這樣乾淨俐落是有點困難 因為與你討論本來想找那個影片 不過真的找不到 倒讓我看到了其他的影片 永春比賽打起來也不會像電影 也像搏擊 帶著拳套 不過攻擊還是可以看出衝拳與拳擊的不同 永春的衝拳+蹬腿 一起出來的姿勢還蠻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