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台灣號稱科技島,我們撫心自問,台灣到底有哪些了不起的科技? 下面這些基本的電子產品我們哪些有能力100%自行生產? 即使有是不是只是買現成的零組件來組裝?
CPU? LCD玻璃基板? 快閃記憶體? 硬碟? 光學讀取頭? CCD/CMOS感光元件? 鋰電池? 雷射或噴墨印表機? 這些產品韓國廠商有沒有能力自行生產?
歐美日這些國家的國民所得雖高,但他們能維持高所得的方式是生產高附加價值的商品。當我們用高價購買精緻的日本瓷器,義大利的沙發,西班牙的磁磚,法國的刀叉,德國的鐵鍋時,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公司不會因為本地工資太高而關閉當地的生產線而整廠搬到中國?
台灣的公司口袋賺得飽飽之後,也沒有繼續在本地投資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生產線整個遷離,公司財報賺的錢多半投資在中國,提高了中國的國民所得,在台灣還可適用獎勵投資方案不用繳稅。
製造業在台灣雇用的人愈來愈少,企業家幾千億的資金在政府唱多之下寧可去炒房而不願意再投資來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服務業如果沒擴展到國外也只能賺台灣池塘裡愈來愈少的錢,我們低薪的元凶是不是愈來愈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