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rstorm-2
你大概是找我麻煩而已, 連年紀都推算得差不多, 卻沒聯想到那OT本身就是周六為主.
而且他們不會剛好時間一到就下班, 今天半小時, 改天一小時, 零零總總我全給.
薪水是我訂的, 不全按年資, 比重工作付出與成效, 反正公司小, 我能用心看每個人工作.
理由簡單, 我在另一個地方任職, 感覺不公平的地方自然就要警惕, 純公式本身就是弊病!
獎金年終什麼的應該不用解釋, 給個數字就好, 年終有20多W到30W給技術員.
理由簡單, 他們的工作參雜比較多勞力, 有勞力的多少就有工作危險, 年終要補償.
我偶爾也會去做這些事情, 生手受傷過幾次, 還是讓他們做吧, 錢方面將心比心.
其實我跟員工一樣都有將來的打算, 人會來來去去, 我說不定哪天會決定不要繼續做.
他們上班的時候有認真工作, 可以關心員工有沒有事情需要幫忙, 但不要去限制.
我也沒那個意願去管自己公司以外的情況, 照顧好自己公司, 自己員工, 就...
|
找你麻煩倒是不必要,但是很多地方你必須要澄清清楚,否則你是在害一堆新鮮人誤判自身籌碼
你好的地方我一定會讚賞您,像您會給加班費,我也是放大字體加強調顏色不是嗎?
您講的部分,很多乍看之下很漂亮,但是有些地方在我看來,不過是精明的話術
沒錯,在某些管理階層,我確實看到有人很愛玩這招,在管理上還挺有效的
我前面跟你算過,六日算假日加班,勞基法是以2倍計算,我故意以1.33來算,是以勞基法最低,也就是利你的算法
大家盡量可以理性討論,讓一些新鮮人的迷失可以破解
也請您回答我的幾大問題
1:您可以藉由多請人的方式讓OT在貴公司完全消失,為何你不這樣做?
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在於,很多人很在意上下班是否準時,要不要加班
有些人更在意加班費不是問題,因為要時間穩定,這樣才可以接兼差
2:您的給薪標準是否足以構成一個基本的評量?
如果我算的薪水是正確的,你有必要讓人家知道,多少能力可能可以領到多少錢,甚至於是多少年資,應該對應到多少的能力
我相信您可能是會給1年年資的人,到40K一個月的頂標(假設我推算正確),但是你這個就是能力論,針對沒有實戰能力的新鮮人,您是否有心培養?培養成本多少?培訓期您肯給多少?
很多公司的管理者,要的是找麻煩的人,主要就是要讓一些迷失破解,而且管理者很容易陷入某個死胡同,看不清問題本質
小弟本身非管理階層,但是這個觀念在我ㄧ進公司,我老闆就一直要我提醒自己
如果你只想聽美麗的辭藻,這邊多的是人可以講給你聽,歌頌你的偉大
你當到管理階層,連這個道理都不清楚,我也只能說,在我們求職過程中,主管們的觀念灌溉真是大不同,我們的環境,喜歡烏鴉多一點
年終給到200K~300K,看似很多沒錯,那我提到的專案獎金?我所看到的小公司,一般都會有規劃到這塊
把整體專案獎金的成果併入年終計算,不過是讓年終看起來比較漂亮而已,對年總收入並無影響
而且這對業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員工領年終前離職,當年的專案獎金也一併被公司吃掉
一般歐美喜歡以年薪計算也是有他一定的道理,因為這是保證入袋部分
我前面也說過,台灣的人員素質在全球比起來其實不差,問題在於這個環境造就低薪的悲劇
如果您無法提出您給薪的標準,甚至是故意略過年資/能力與薪水的關聯,然後在這邊強調自身怎樣提升員工工作環境,這樣對一些剛出社會的人一點幫助都沒有
如果您有信心不會被我硬打入所謂的黑心老闆行列,麻煩您回答我的問題,正面交鋒衝突或許最多,但是卻也可以把真理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