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引用:
作者physx
不管怎樣開發已久的東西那出來是這種效能的話,AMD就非得改戰略了

這就是改戰略的產品,弱也只是指單位時脈的運算效能
(單執行緒或者多執行緒不見得弱 要看使用情形及時脈高低)

唯一能確定的是Bulldozer 描準的是總和效能,不是單執行緒效能

引用:
一個Module效能等於一顆Core

沒有人說過一個模組效能等於一顆core
而是一模組不可能比PII 雙核心強,如果效能持平就已經很厲害了
(因為AMD自己都說不會這樣,maybe 1.6~1.8 cores 的PII)
引用:
Die還多了50%單執行緒也比不上

多出來的是要給另外一個執行緒啊,這當然幫不了只有單執行緒程式的效能
只有多執行緒才能看得出來效能差距,所以才有我上面的說法
'如果推土機會贏也只會在多執行緒(8+)程式上贏'
(執行緒少於8還不見得會贏)
引用:
問題是Module的多執行緒還是跟原來的Core差不多

不會差不多,總效能會跟6核PII 有一段差距 (幾乎是個跨越不了的gap 但應該還是跟不上i7)
他的面積(32nm) 會略小於6核PII(45nm),但維持相同功耗
用32nm製程去作PII 8核(不含GPU)[沒有簡化核心,但也沒有多加些什麼功能] 面積大概也會跟現在推土機類似
依據AMD的說法 這樣去作TDP會把PII 拖的更慘(時脈可能比Llano更低?)

總之 如果以上面那個OBRovsky Blog爆料:跟i7(sandy bridge) 關掉HT只差10%
那這個推土機已經達成階段性目的了,可以快樂進入下一階段

引用:
並不是丟過去就可以變快
這仰賴設計程序的人 要做特殊的處理才有用

所以才有AMD Fusion Developer Summit 2011
Fusion的成功與否
硬體上只佔一部分因素 還有另一部份決定在軟體商手上
除了推土機外,Fusion 也是AMD另一個賭的地方
     
      
舊 2011-07-17, 12:00 AM #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