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十年練劍
...
so what? 這樣的人才在臺灣我可以找到上萬個, 足足可以編制成幾個師.....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領得更多...... 可是真正這樣的職缺有多少? 好的工作是 95% 都被佔了..... 剩下 5% 讓大家來搶..... 你覺得資方如何去消化這樣的人力供給?
...
|
十年大 看您的回文您應該是 BOSS 級的, 所以就是以最少成本取得最大利得的心態
想請教一下公司經營關於利潤的疑問
如果有家公司
去年公司成長 10% 營業額 100 億純益 30 億
今年目標, 成長 20% 也就是營業額 120 億純益 36 億
不, 公司說賺太少, 純益要再上升到 40 億 <-- 這是每家公司年年都會做的事
* 那差的 4 億要去哪補, 誰幫他補, 還有怎麼補可以讓營業額上升 20% 但純益卻上升 33%
不外乎倉儲管理, 物料 cost down 以及人力資源的重整
倉儲管理最終就是 0 倉儲
物料 cost down 總有物理極限
人力資源... 就是外移, 限定員工薪水, 或找個更好用的員工一人做兩人甚至三人事
一年 OK, 兩年... 好吧, 年年...?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純益的成長一直凌駕於營業額的成長
謀略, 有高階經理人
行動, 有下層員工
這裡面資方就是出錢 (還有出張阻礙大家做事的嘴)
資方出錢所以是資本利得的最大者無庸置疑
但是員工 "幫你" 得到這麼多倍的資本利得, "幫你" 想辦法倉儲管理, "幫你" 想辦法 cost down, 最後還要 "幫你" 想辦法把自己的工作增加甚至把自己 fire 掉還沒遣散費可拿, 最終還要被資方責備說你 "幫我" 賺的錢太少所以我不要你了, 你要去學更多, 更聽話, 更耐操, 拿更少薪水, 最好還會幫我謀略以盡可能減少我的潛在損失, 盡可能增加我的資本利得
其實目前連資方該做的謀略都已經是員工在幫老闆收集資料做好危機評估了, 資方只是一個下最後決定簽核的動作而已, 連最終責任都是員工在扛 <-- fire
但這一切還是被資方說都是你勞方能力不足以幫我賺更多所以你該死, 跟我資方無關我只負責出錢而已
而且這種想法對資方來說還是很合理的
但, 想來就是怪怪的ㄟ
十年大 您能幫我說明一下資方以欺凌勞工最少成本取得最大利得的心態的跟立場, 而不是資方去謀略去提改進是如何的合理好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