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國中(大概1988~1990)的時候
就是PC-Engine、MD(又稱阿羅士5代)
NEOGEO、SFC
那時看哲遊樂器雜誌有介紹PC9801還是MSX2的
伊蘇3
有一個場景是主角站在大樹旁
當時覺得畫面真漂亮
找不到那張圖用這張代替
任天堂1998年的
宇宙巡航艦II(Gradius II)
捲軸效果普通但很經典
當時很迷的就是1988年KONAMI的大型電玩~
銀河大戰(Thunder Cross)

雖然一直破不了關
都在前面就掛了
還是覺得這遊戲的衛星子機系統很帥
而且多層卷軸很漂亮
SNK1989年的大型電玩
原始島
以熱帶島嶼作為戰場
算是別有特色
還有1989年CAPCOM的
戰區88

加入RPG升級要素的STG
也是很好玩的射擊遊戲
後來1991年超任有重製過該遊戲
一樣是CAPCOM的1990年大台電動~
美國海軍

武器跟遊戲進行方式跟戰區88很像
但玩起來卻多了豪邁的快感
而PC-E較有印象的則是1990年的
武裝戰鬥刑事(Cyber Combat Police)

雖然畫面不是最漂亮
但對其夕陽的背景印象深刻
還有1990年在SEGA5代(MD)出的
閃電出擊3(ThunderForce III)

在當時遊樂器對手
只有任天堂的FC跟NEC的PC-E
有多層高速捲軸
畫面可算是很頂尖的
那時候研究各遊樂器機能
跟遊戲畫面有幾層捲軸
可是很重要的事
後來的超級任天堂(SFC)
1990年發行的首發遊戲~
這款超級瑪利歐4(Super Mario World)
除了多層捲軸外
還有放大、縮小、旋轉、馬賽克跟透明等機能
搭配鮮豔的配色
剛好成了超任一開始最好的示範遊戲
當然也不能忘了這款大台移植的
街頭快打(Final Fight)
因為超任機能的關係
只能單打而且場景
跟同時出場角色數也有縮減
1989年大型電玩版街頭快打的畫面
網路上還有玩家自製的
街頭快打Flash Game

遊戲場景跟敵人
融合了CAOCOM的橫向動作遊戲
如吞食天地2跟恐龍新世紀的角色
而
街頭快打2Flash Game

一樣有CAPCOM的橫向遊戲角色
但可以選擇一個夥伴當幫手
角色也有SNK侍魂的人物
說到SNK
不得不提貴到爆的NEO GEO
那種主機1~2萬
卡夾要4000~5000的價格
真的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
但高中時還好有一個同學
是電玩狂熱者
去他家玩過NEO GEO跟NEO GEO CD
玩NEOGEO CD不知道格鬥天王幾代
單倍速讀取的速度
真的是慢到靠北邊走
之後比較新的射擊遊戲
則有魔王為大型海洋生物的
太空戰鬥機(G-Darius)
2D畫面加入了3D效果
我只玩過PS1的版本
還有很多紅極一時的2D橫向捲軸遊戲
如圓桌武士
地域神龍、魔劍、吞食天地2
怎麼都是CAPCOM啊
也有IREM的最後忍道
很有魄力的魔王設定

玩過PC-E版本
一樣是IREM發行
超硬派的射擊遊戲
R-Type
我有玩過超任的
SUPER R-Type
一樣沒破關過
SEGA有戰斧系列跟Saturn的
守護者列傳(Guardian Heroes)
Xbox LIVE秋季會出
HD重製版)
SNK的越南大戰系列
個人就不是很有興趣
而第6世代的主機PS2
2007年的佳作
奧丁領域(Odin Sphere)
更是把2D橫向捲軸動作RPG
巴洛克風格的畫風
將當時2D橫向捲軸的畫面
發揮到極致華麗
到了次世代遊樂器時代
Wii2009年的
朧村正
畫質雖然只有480P
但由於機能的提升
跟支援16:9的畫面格式
畫面場景的細緻度跟華麗感
加入了水墨畫風
更勝奧丁領域
至於明年才會發行
由PS3跟PS Vita獨佔的
魔龍寶冠(Dragon’s Crown)
同樣由奧丁領域跟朧村正的Vanillaware製作
畫面雖然有到HD高畫質的1080i/p
但似乎不若前兩作的柔和
有點接近真人等頭身和寫實風
國中那時玩了那麼多大型電玩
結果個人最強的是這款5元一道破關的............
KANEKO1990年的天蠶變(Gals Panic)
幾乎是都可以100%
接下來就是兒童不宜了
而且還一直多隻
聊了這麼多懷舊的2D橫向遊戲
我想不少老玩家又要翻出來玩了
回到主題
國中的時候都會拿原子筆
畫遊戲的場景
還要有前景跟主要場景與遠景
要畫出遠近的對比
交疊而成就有了多重捲軸
然後還要有敵人跟魔王的角色

現在想起來感覺滿蠢
但也滿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