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QUOTE=半瓶醋]http://pic.pimg.tw/bpf1980/1310300459-e55414159b44326f634ad943eb0e5507_n.jpg
其實我覺得樓主言重了
確實!宇宙戰艦大和號作為一個日本電影界這幾年來少見的大製作大卡司電影
但並不代表它懷抱著那種成為歷史大片的情懷不是?
我就不見變形金剛或2012等片有試圖被當作經典的舉措過
坦白說,其實個人認為,以過去我看日本片都無聊到會分心去邊做事邊看而言
這部還能讓我至頭至尾看到完沒太多怨言算是不差的了
日本的人才都已經跑到動畫去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我下這部片本著的就是看特效
拿前幾年的二戰週年電影「男人們的大和」一比較就可以看出用心程度的多寡
男人們的大和裡特效場面大約只有幾個合計不到四十秒的特效鏡頭
雖然水準不致於說差或假,但以05年且又是斥資鉅重的大片來說著實令人失望
相較之下,宇宙戰艦大和號在特效上整體都沒怎麼讓我感到不適
太空科幻就我來看,最難表現的特效就是煙霧與爆破效果
在這兩點上宇宙戰艦大和號就表現的很不錯
不過如果撇除單純將它當特效片的角度後
真正探究它是什麼樣的一部片
它的出發點就只是宇宙戰艦大和號的週年紀念
同樣作為動漫改編成真人電影
沒有要像Batman(對不起,我打不出中文,索性用英文代替)一樣硬是搞深沉黑暗
更不像Hulk一樣揉和不出原作中悲情英雄的元素
更別說像Watchmen這種自出發點就是為了反思這個世界
宇宙戰艦大和號就是歡樂片啊~將卡通表現體現成現實而已啊?
我可以很自豪的說我是一個狂熱的BSG迷
即使我知道它或許在人的心目中不及得上BOB的地位,甚至越獄風雲、Lost檔案......
但當別人問起我對外國影集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我還是會說是BSG
遇到一個同樣也是BSG迷我確實感到很感動
但說句實在話,身為狂熱者的我實在覺得沒那麼誇張
撞船已經是太空科幻的老戲碼了
StarTrek十一集電影中除了第一集外集集有船撞就是個例子
真要說的話,比起BSP一舉衝進Cylon Basestar這種舉動
衝進對方而後引爆還比較像慧星撞地球一片最後彌賽亞號的場景
而要說跳躍像BSG其實也還有段差距
BSG的跳躍是經由一道閃光從頭到尾的掃過後跳躍
但宇宙戰艦大和號是在前面產生一個異空間才進行穿越
要說像,不如說像星際之門(Stargate、又作星際奇兵)
內裝部份我也不是很認同(插句話:請容許我將宇宙戰艦大和號簡稱SBY)
SBY的內部相當的高科技、對比起只有有線電話和閥門的BSG
艦橋的構型也與BSG的CIC環狀有著差異
不得不說,真要舉例的話內裝還是較近似於SG
一堆記者圍繞也不是BSG的特權
美國片就是喜歡讓一堆記者雜亂的對政治人物問話
衝入大氣層的運鏡角度給我的更像ST11裡進去破壞鑽井那段
甚至是Firefly電影版都更像,BSG跳進去也只是射一射戰機就跳到軌道上掩護了
至於偽版R2D2倒是真的......
但不論如何,比較這些我覺得是多心了
照這種說法的話那BSG的破舊黑暗不就是在學異形的太空船?
那本片最後段的登陸戰看那造型就是在抄最後一戰系列囉?
不過平反完了,我確實很同意你的看法
這片還是讓我有很感冒的地方
舉例而論,我一直對日本演員的演技確實很感冒
就像你說的,報告的時候一定要那樣把漫畫壯聲詞演出來嗎?動畫都拍的比這正常
包括悲憤時"啊~~"的小怒吼加握拳、彷彿模仿義經的直立戰死,都很日本風
雖然我覺得包括參謀長和艦長這些老一輩的都演的還算不錯
但其它年輕演員演技真的很爛,讓我頻頻看到笑場
該感到熱血的地方我笑、該感到絕望的時候我笑、該感到感動的地方我還是笑
劇中硬是安插愛情戲份本身就很牽強
前面的節驟還算掌握的不錯,但後半段就拖戲拖很大
比如登陸戰就顯得很假很難看
而且犯了很多我覺得算日本片通病的硬傷問題
不過我想不只這部,登陸戰似乎是所有太空劇的硬傷......
(BSG最後一集我看的搥心肝啊!)
而後段那段自殺攻擊更是讓我覺得把前面還勉強的節驟都打亂了
結尾回到地球時看就知道一定還會有事
畫面就不像會完結,但鏡頭還是給你一直帶
音樂也自認為配的很像已經完結了,但想也知道不會結束
但偏偏就是硬給我等了十幾秒才出來,就不能像酷斯拉一樣花個幾秒就出現嗎?
讓我覺得,靠,你倒底要拖多久啊
而從古代決定要撞船到實際撞上去更是拖了超久
加米拉斯怎麼還不發砲?
但說句實在話,以我不抱期待的想法來看這片還算及格
真要我評價,作為娛樂片是普普通通,可看可不看
如果是特效狂,又是太空科幻特效狂是很值得看的
如果你想看一部有意義有思考價值的電影......你還是去重看一遍百大電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