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菊草葉
查了一下,這苦主講師好像是在世新大學開這門課程。
如果桂先生開的課是學校的主要課程學分,用這種考法學生還不抱佛腳,我或許會稍微擔心一點。從另一個觀點
來看,我覺得學生也是很現實的,認為重要的學分,就有可能會認真一點;但是所謂的通識學分,這些學生心中
恐怕根本沒有太認真的念頭。
1990年我剛考上位於木柵動物園附近的某國立大學(那年聯考考題數學超簡單,不過錄取率還是只有24%左右,
拚上國立大學的比例就更少了)。儘管如此,從過去以來,學生選修所謂的通識學分,心態就是比較放鬆。這種散漫的心
態,不管國立私立都一樣。
絕大多數的通識學分都被當作營養學分,不是老師特別nice(常常自己也請假),就是課程內容輕鬆愉快,期末考題
怎麼寫都會過關,不少大一大二的學弟妹是衝著學長姊的「口碑」選這一類通識課的。
要改善這問題,建議先從課程改革做起。廢掉這種營養學分...
|
恕我持不同態度
如果一堂課因為很營養,或者你覺得課程教不好,當初你就不該來選,既然選了,就該好好來上課,接受測驗或課堂作業
一堂課不好,不是你覺得可以隨便上或是選擇不好好考試的理由
況且如果你對這堂課程不滿或自認無法完成課堂的要求,每間大學期中或期中後一段時間內都可以退選,也不是都沒有給你選擇的空間
大學生散漫的責任不該全部推給課程設計不良,大學教育本來有一部分就屬於自我探索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知識都來自課堂與課本
有興趣,但課程教得不好,大學從來就沒有阻礙學生去追求課堂之外的知識來源
沒有興趣,也至少把應負的責任負起,也就是不遲到早退與接受規定的考驗,而不是不來考試也不來上課,只批評課堂太差
沒有興趣又不想負責任,一開始就不該選,不然早該退選,而非拿到了不及格的成績就在那邊批評老師教得差(我不是說你)